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2篇 |
综合类 | 44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本文用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话轮转换模式入手,对《推销员之死》中的第二幕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找出剧情发展与话轮转换之间的关系,体现话轮转换机制对剧情发展的描述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53.
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者的交际需要这一主题已逐渐为我国的英语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交际英语教学法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青睐和关注。语用学作为一门年轻而充满生机的新兴学科,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语用学中的诸多理论,比如关联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也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指导和支撑,初步探讨了全新环境和要求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课堂中的一点教学方法和问题。 相似文献
54.
现代语用学研究发现,语言的使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言语过程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5.
56.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目的是研究人们如何顺利进行交谈,以致相互理解和配合。格赖斯认为,人们在说话时应尽量提供足够的、真实的、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这就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如何运用会话含义理论研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会话含意的语用推理,使交际更加顺畅地进行是语用学领域研究的核心,也是语用学发展的的标志。 相似文献
57.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学者认为,语用学其实就是一门语境学。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58.
语际语用学是语用学众多理论中的一支,涉及到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相对于当前大学生高分低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现状,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反省自己的教学,找出其中的根源所在。本文将就语际语用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来找出指导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张艳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
史蒂芬C.莱文森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把会话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自由交流的一种谈话方式,一般不包括这样一些特殊的场合,象宗教仪式、法庭、教室以及类似的环境”.会话是说话人在共同的环境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把会话看成一种语用现象,因为会话是语言使用的原型方式,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初接触语言的形式——语言习得的发源地.最基本、最普通的会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会话是基本的,因为语言使用的摇篮是孩子与父母间会话的话轮相互交替;会话又是普遍的,它是人类社会共融的规范形式.话轮替换系统是会话最显著的特征之一.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提出了话轮替换系统的最简单的规则.这一规则确定一次只有一个人说话.会话中常出现沉默、中断、失误及重叠现象.话轮替换规则确定了话轮在韵律上和句法上的完成与否,它给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在公用移动通信需求飞速增长的当下,基站建设问题已经逐步显现,并成为制约移动通信发展的最大瓶颈——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之于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公认,基站的公共利益性及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属性不够清晰.随着4G基站规模建设呼之欲出,近几年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无疑将呈现大幅上扬趋势,如何建立健全基站建设的法规体系,理顺基站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与城乡规划间的关系,积极稳妥地调和因基站设置而诱发的政府-运营商-市民之间的矛盾,有效构建人居和谐的城市基站设置综合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政府监管部门、电信运营企业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