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藏南特提斯晚三叠世海岸风成沙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首次在聂拉木县土隆村上三叠统德日荣组中发现了海岸风成沙丘沉积。其风成证据有:(1)普遍具风成大型交错层理,倾角达20°~30°且倾向均一,交错纹层向上变薄,具反粒序,与下伏界面相切,层间界面多为高波痕指数(>15)波状风蚀起伏面。(2)见沙丘夹丘间沉积的基本层序。沙丘沉积单层厚2~6m,呈块状,结构松散。丘间沉积较薄,有时为透镜体,多为水道沉积,有些为具反粒序的风成沙席沉积。(3)沙丘砂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含量大于95%,具单众数粒度分布,无悬移质。(4)见角砾化前积层、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的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5)具有与水成砂岩完全不同的胶结特征。海岸风成沙丘的存在准确地标定了特提斯南岸的古海岸线位置、丰富了研究区的沉积类型,无疑对特提斯海的层序划分、海平面变化及其古地理演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e Yuanmou Basin of Yunnan Province is a hotspot for the research of early homind evolu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Research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arly Man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qckground” from 1998 to 2001,a huge quantity of hominoid and mammal fossils were collected.The present report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an Euprox robustus sp.nov.identified during the recent laboratory work on the collected material.Euprox is a group of earliest cervids with true antlers.The new species is the third one of the genus discovered in China.Judged by its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the new species feed on juicy and tender leaves of dicotyledon.It implies that the vegetation of its epoch in the Yuanmou Basin is a kind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and the climate is humid and temperate with evident seasonality.The latter is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and secondly by the latitude.  相似文献   
14.
对腾格里沙漠古湖泊沉积和地貌的考察及对典型代表剖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连续而巨大的淡水湖泊高水位形成于距今3.9~3.6万年前.在距今3.3~2.3万年期间,腾格里沙漠西北部曾存在一面积至少达16200km2、水深25m(白碱湖,最大水深超过60m,分布于大海子一带)的淡水湖泊.大量的瓣鳃类、腹足类化石及介形类化石组合的存在表明该时期湖泊水温不低于10℃,由此把该时期的湖泊暂且称“腾格里大湖”(MegalakeTengger)  相似文献   
15.
土壤真菌培养物对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土壤分离的99株真菌以PSM培养基培养,检测其培养物对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18号菌株显示了极强的抗线虫活性,经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为水溶性的中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洞湖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播种量(X1),2.1叶期喷施效唑(X4)移栽叶龄(X2),分蘖期施纯氮(X5)等,建立了五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应洞庭湖区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五套优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了二因互对产量影响显著的效互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刘钝 《科学》2004,56(5):24-26
“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如今已成为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中国人企图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始于一个半世纪前的晚清。然而.一场海战彻底埋葬了这一由少数上层官僚发起的“自强运动”(亦称“洋务运动”)。作家钱钢10年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标题就叫《海葬》。今日回过头来看那段令人心碎的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在成藏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特点是气水过渡带发生过迁移. 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 结合该盆地沉积-构造史及古地温史, 推算出该气藏在不同时期气水过渡带中包裹体的形成时间, 并在此基础上, 绘制出气水界面迁移的等时线图. 结果表明: 该气藏最早于165 Ma左右(晚侏罗世) 在延安一带聚集成藏, 并由南向北逐渐扩大与推移, 在129 Ma左右基本成型. 在晚白垩世由于盆地整体抬升, 气源补给不足, 气藏气水过渡带向南退缩至现今气水过渡带位置.  相似文献   
19.
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旋回地层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中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该套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至少存在四种旋回类型,即沉积旋回、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和磁化率旋回,并按级别将低频旋回划分为3个旋回级次.其中一级旋回是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一个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持续时间为48 Ma;二级旋回显示为大型的海进-海退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27~29 Ma;三级旋回显示为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不完整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7~14 Ma.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磁化率旋回与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与特提斯同期低频旋回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西北缘NW走向的印干断层为逆冲断层,断层擦痕等指向证据表明其逆冲方向为NE,与柯坪冲断系自南天山向塔里木的SE向推覆明显不同.地层学和断层切割关系等证据显示印干断层形成早于更新世的柯坪冲断系,而主要活动时期为上新世.研究结果表明,柯坪塔格地区晚新生代发育两期方向不同的逆冲推覆构造,印干断层是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前陆冲断带的前缘冲断层,而柯坪冲断系是更新世以来南天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