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妊娠剧吐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和色彩应用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慧 《科技信息》2010,(21):I0398-I0398,I0400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量袁(EPQ)对主诉有明显早孕反应的孕妇50例对及无明显早孕反应的患者100例孕妇进行评定。妊娠剧吐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关,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及色彩学应用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42.
1病历资料 许某,24岁,孕1产0因停经34^+2周,腹痛伴阴道流血4d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本次月经2007年7月30日,预产期2008年5月7日,停经3^+月少量阴道流血1d自止,停经4^+月性生活后又出现阴道流血伴腹痛,外院B超提示宫内中孕单活胎,予黄体酮注射3d上症缓解,2008年3月17日外院B超提示臀位,行胸膝卧位纠正胎位,5d后出现多量阴道流血伴腹痛,予硫酸镁治疗,上症反复,遂入我院。  相似文献   
43.
中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其晚期的宪政思想,蕴涵着许多发人深思的东西.那些蕴涵其中的要素,决定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4.
45.
赵启伟 《科技信息》2010,(21):J0345-J034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的药物流产,是妇女避孕失败后安全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方法。具有避免宫腔操作,相对痛苦小,减少感染的机会。还具有经济,方便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存在因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而发生药物流产不完全或药物流产失败。  相似文献   
46.
2013年9月5日12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技术人员在拉孜县开展对查木钦墓群保护规划勘测补充工作时,根据当地百姓提供的线索,在该县曲玛乡境内发现了一处史前文化堆积的遗址。  相似文献   
47.
症状 生猪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1℃,呈稽留热,持续几天至十几天。病猪精神委顿,嗜眠喜卧,食欲减少,口渴,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黄色或灰白色的粘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病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态蹒跚,关节肿大:有的病猪精神兴奋,出现神经症状,横冲乱撞。妊娠母猪患病时,主要表现为流产或早产,胎儿多是死胎、木乃伊胎或是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二种方法对孕妇的影响。方法一组是依沙丫啶100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另一组是用米非司酮300mg分次口服2d,第3d米索前列醇200ug放置阴道后穹窿1次/h,共4次,安定10mg,宫口开1~2cm时静脉推注。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总产程和产后清宫术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药物法引产总体优于依沙丫啶法引产。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研究贝尔凹陷油藏形成过程及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利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自生伊利石Ar和K同位素测年资料,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将油藏按成藏期分为早期和晚期2种,早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晚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平面上贝中、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和呼和诺仁4个油田皆有分布.晚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末期~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和南二段,平面上仅分布在贝中和霍多莫尔2个油田,早期油藏形成过程中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源岩区控制着早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和洼中隆是早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早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晚期油气藏形成过程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晚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转构造是晚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长期发育断裂为晚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输导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