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51.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与层序地层的关系及其储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白云岩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白云岩在剖面上的分布与产出的形态, 归纳起来包括5种类型:(1)与硅质岩互层;(2)与灰质泥岩互层;(3)与灰黑色中层含光壳节石的微晶灰岩互层;(4)与灰白色厚层块状生物屑灰岩互层;(5)与厚层块状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互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白云岩的分布与层序地层学的关系,即与LST有关的白云岩主要为一套角砾状白云岩;与TST有关的白云岩主要为薄层状的硅质粉-细晶白云岩或细晶白云岩;与HST有关的白云岩主要为厚层块状中-粗晶白云岩或含残余生物屑结构白云岩.进而研究了白云岩的储集性,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和不同体系域内的白云岩的储集性.这为全面研究白云岩储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2.
二叠系长兴组为鄂西地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其沉积相展布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截止目前针对此区块地震研究较少。首次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对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大巴山前缘Fng1井区进行了生物礁发育相带预测。通过与研究成熟的开江-梁平海槽对比,建立地震相预测模式,利用"全层位对比追踪解释"技术,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古地貌分析综合研究,对区内的生物礁有利相带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和相位属性,在生物礁发育有利相带内精细刻画生物礁体。Fng1井区内存在台地相、生物岩隆相、斜坡-海槽相,在生物岩隆相带内发育三排生物礁。这种多排礁带分布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该区单一生物礁相带存在的认识,对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下一步钻探及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漳州师院学报》2019,(1):84-88
明后期的中日贸易是与漳州的海外走私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漳州的月港为中心,漳州人开辟了到日本的私人贸易通道。无论是隆庆开禁前还是开禁后,从月港往日本的走私商船始终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54.
晚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士人在心性自由与经世致用之间展开激烈的论辩。在这两种思想的交锋中,西学悄然而至,对晚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明士人对西学持不同的态度,或接受,或排拒,并在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针锋相对。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针对晚明变革的社会环境,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发表自己不同的西学观点,体现了晚明士人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55.
156.
西方关于热本质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以分子动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宣告结束。晚清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很多都介绍了热本质问题,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通过比较和分析文献,考察上述两著作对热本质说的论证,并结合其他著作,分析热本质说在晚清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7.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萨拉乌苏组是由法国人P.德日进和E.桑志华早年建立的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但在时代归属上一直存在分歧。通过萨拉乌苏河滴硝沟湾剖面地层层序划分和年代测定,结合黄土-古土壤研究的最新成果,初步建立了可与黄土,深海沉积记录和冰期气候对比的萨拉乌苏地层序列。认为河湖相的萨拉乌苏组形成于140 ̄70ka,城川组风成沙形成于70 ̄10ka,湖沼相大沟湾组发育于9.7 ̄3.8ka和滴硝沟湾组形成于3.  相似文献   
158.
上海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磁组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海地区槽阳新村晚第 沉积剖面磁组构的测量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海相层与下伏硬土层磁组构特征变化突然,海相层内部滨海,浅海,潮下带和潮坪等沉积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磁组构特征 。  相似文献   
15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陈庆强  ()李从先 《科学通报》1998,43(23):2557-255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形成于25-12kaBP,古土壤中反映暖湿气候的扇型,方型,长方型与反映冷干气候的棒型,帽型,尖型植物硅酸体含量比值A,自下向上的总体变小,表明气候由暖湿向冷干转变,A值并未指示气候转暖,推断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速度较快。古土壤发育过程受海侵,海退的显著控制,呈明显阶段性:(1)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自未次冰盛期海退开始,至海面接近最低时止;(2)暴露成土期,至未次冰盛期  相似文献   
160.
塔里木盆地在晚泥盆世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总体上以海平面相对上升为主的海侵过程中,它受到全球性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作用诸因素的影响,其相对海平面曾出现过两次快速下降和两次缓慢的小幅度下降。将晚泥盆世石炭纪海平面变化划分为5个周期旋回,依据这4次海平面下降导致地层间的不连续面,可把上泥盆统石炭系划分为5个相互独立的地层层序。5个层序无论在形成环境还是在岩石类型上,既有明显的差别也有其演化规律。其规律性主要表现在盆地范围不断扩大,由硅质碎屑岩的混水沉积逐渐向以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为主过渡。石炭纪后期海平面迅速下降,其环境及沉积类型迅速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晚泥盆世石炭纪海平面变化的5个旋回周期中,构造作用对第Ⅰ、Ⅱ、Ⅴ周期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