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16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首次报道了新显色剂-氨基-2-(4-氯-2-膦酸基苯偶氮)-1--羟基-3,6-萘二磺酸(CPAH-Ⅰ)的合成,纯化,结构鉴定及其与铍离子的显色反应。在所拟定的条件下,铍离子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且发色迅速,选择性好,是一个频有应用价值的新的测铍试剂。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研究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12.5的介质中,显色剂铜生成了3:1黄色稳定配合物,利用褪色江度法,λmax=529nm,ε=3.7×10^4Lmol^-1cm^-1,铜量在0-35μg/50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可用于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
25.
研究了哌啶荒酸哌啶(PDPC)与Mn(Ⅱ)最佳显色反应的条件,确定在pH=7.0的条件下,Mn(Ⅱ)与PDPC形成棕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组成比11,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λmax=4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2×104L·mol-1·cm-1.应用拟定方法测定合成水样中Mn(Ⅱ)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与Cr2 O2 -7的褪色反应 ,对皮革含Cr(Ⅵ )进行了测定 ,发现其在硝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的褪色反应 ,摩尔吸光系数达 3.7× 10 6,Cr(Ⅵ )含量在 0~ 0 .0 5mg KG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8.
在0.05mol/L,pH=6.0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显色剂2-(2,3,5-三氮唑偶氮)-5-甲氨基苯甲酸(TZADMAB以下简称TZ)与Pd(Ⅱ)形成兰色配合物,其组成Pd(Ⅱ)TZ=11,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8nm处.在此条件下,TZ-Pd(Ⅱ)配合物与鱼精子DNA能迅速化合生成超分子化合物,使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吸光度不断增大.吸光度与DNA的质量浓度在0.001-0.01m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A=-0.0437+0.0073c(×10-6g/L),相关系数为r=0.9954,检测限为1μg/mL.因此,这一方法可以用来进行DNA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11种新型4-取代胂酸型显色剂与钍的显色反应。该组试剂与钍显色,具有对比度大,显色酸度高,灵敏度好等特点.对钍的回收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0.
本文讨论了2M—4MPA和2M—4H—3MPA的质谱及裂解途径。分析了影响碎片离子丰度的因素,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提供了质谱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