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崇祯十七年间,在明帝国之外又崛起了两大军事集团:一是农民义军,统帅是李自成;另一个是清朝,统帅为皇太极。而明朝统帅当然是朱由检了。这两大强敌,均虎视眈眈地瞄准了崇祯皇帝座下的那把龙椅。朱由检想保住祖宗基业,必须高屋建瓴两面剿敌战而胜  相似文献   
23.
采珠活动在我国历史久远.蛋民是专门的采珠人员.明朝时,采珠更加兴盛,封建政府加大监控力度,设立专门的珠池太监来长久监守珠池,防止私采.封建皇帝不顾珠贝的自然生长规律,无休止的驱逐蛋户入海采珠,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对珠贝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4.
25.
辛昊 《科技信息》2012,(14):152-152
明朝为处理好边疆问题,巩固边防,统治阶层在继承历代王朝治理边疆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制定了一整套适应自身的治边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的边疆问题,为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给边疆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研究这一时期的治边政策对于我国当代的边防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两广总督府所在地肇庆的仙花寺,被认定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它记载了16世纪天主教再次进入中国的历史,是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的标志性建筑。然而,从仙花寺建成的那天起,在明朝肇庆官府及民间眼里,它就是"番鬼屋"(外国人居住);仙花寺至今仍然矗立于肇庆西江岸边。  相似文献   
27.
28.
张锋 《海峡科学》2010,(2):75-76,84
明朝为恢复建国初期国内残破的社会经济,对外实行睦邻友好政策,争取与海外国家和平共处,以造就一个比较安定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内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明朝实行的睦邻友好政策主要表现在与海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欢迎他们入明进贡,对进贡使者放宽限制,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因此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不仅使国内经济建设得以迅速恢复与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倭寇的侵掠。特别是郑和下西洋期间,忠实地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成为明朝永乐年间对外友好政策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29.
明朝南京城市建设独具特色,其不规则的平面形式、"四重城"的结构等都迥异于在此之前的都城形式,这样的形式反映出当时的建城思想,包括我国古代传统的两大建都思想、南京城市功能的演变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0.
刘腾 《科学大观园》2010,(18):33-33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阅兵既是宣示国家实力,也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前苏联就曾有举世瞩目的阅兵行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几次大阅兵,令人心潮澎湃。而在明朝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也曾经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