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明末因传统的《大统历》预报日月食屡屡不准,徐光启力主聘请在华的西方传教士翻译西方天文数学著作《崇祯历书》,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引进项目.对这一引进项目进行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32.
33.
对汤若望的《远镜说》和《交食历指》中有关伽利略望远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当时此类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作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34.
35.
南宋的历法多是根据北宋历法修订而来的。正史仅记载了它们的历法常数,而对历法的具体推算术文则略去不记。分析现存的部分历法术文和史载的历法推算日月交食的记录,并进行回推计算和比较,得出《统元历》、《乾道历》、《淳熙历》和《会元历》使用《崇天历》的交食推算方法,而《统天历》、《开禧历》和《成天历》可能使用了《纪元历》的交食推算方法。使用南宋的七部历法的算法分别计算了它们各自行用前后100年间的所有可见日食,并与真实的天象作比较,得到这些历法的推算精度。结论是:历法推算日食食甚的平均误差大约是0.5小时,食分误差是1.5分。  相似文献   
36.
辽朝疆域辽阔,声威远被,在科技文化方面也有建树。辽代的天文历法表现出中西合璧的性质,在当时比较先进,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37.
徐陵乃梁陈文学巨匠,南朝中后期诗风、文风的杰出代表,加之为陈朝重臣、仕林领袖,所以《梁书》、《陈书》、《南史》、《广弘明集》等典籍对徐陵的生平仕历多有记载。然现存与徐陵生平相关的史料详于陈、略于梁,尤其是徐陵在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梁武帝太清二年前的仕历几乎失载。对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内园逐凉》、《秋日别庾正员》、《新亭送别应令》这四首诗作进行分析,略可窥见徐陵梁代失载的仕历。  相似文献   
38.
明清之际圭表测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传统圭表测影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转变。明末,正是由于其表现出计算准确、理论完备等特点,西方圭表测影理论和算法被较早地译介来华。改历过程中,圭表测影在"定气"注历之正统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明末,新法派天文学家曾用圭表测算日影论证"定气"注历的合理性。清初中西历争中,南怀仁提出以赌测日影决定胜负,其目的是论证"定气"注历这一人定之法更合于天。  相似文献   
39.
40.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历法。同时春秋人在天文观测方面亦成果显著。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传统历法在汉代趋于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