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1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99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南半岛恐怖袭击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数据库等数据源为基础,采用空间统计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南半岛恐怖袭击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恐怖袭击目标和方式的转变特征,介绍了中南半岛恐怖袭击事件中的主要恐怖组织。研究表明,中南半岛逐渐成为恐怖组织袭击的重点区域之一,并且采取的方式杀伤性更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应对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72.
利用1981-2014年川渝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川渝地区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川渝地区雾日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两种雾日观测资料的倾向率分别为-6d/10a和-8.2d/10a,研究时段内未出现突变点,80年代到90年代初,雾日变化周期以2~4a为主,21世纪后以8~10a为主.霾日总体趋势与雾日变化相反,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8.2d/10a,1997年开始发生突变,90年代变化周期以2~4a为主,2000年后4~10a周期变化较显著.在对雾霾与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讨论中发现,整个川渝地区雾与风速的变化趋势一致,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霾与风速的变化趋势相反,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3.
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指数法和最邻近距离测度法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演进,浙江文物保护单位不仅集聚程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集聚范围逐渐由浙北向浙南地区转移,呈现由以杭州湾为中心的"单核"集聚模式向"多核"集聚模式转变;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其中古遗址、古墓葬与近现代史迹主要集中于杭嘉湖地区,而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集聚中心除了杭州湾地区以外,还包括浙南诸多县市,集聚范围更大。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化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历史文化基础及文化流派传承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4.
基于黄淮海平原1960-2013年5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计算了4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平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近54年黄淮海平原极端降水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20世纪60年代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90年代中后期开始呈上升趋势.除极强降水量(R99p)以外,其他3个指数在近54年的时间尺度上都存在2~3a的显著周期.在空间格局上,极端降水表现为明显减少趋势的站点主要位于河北省和山东省西北部地区,而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站点具有增加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ENSO指数与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解决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基于逆时针有向三角形(conterclockwisely directed triangle,CDT)的时空区域拓扑关系的确定方法,尤其对静态时空数据库中基于逆时针有向多边形的时空区域表示方法、简单多边形形状时空区域的三角化方法及静态时空联系下两个简单多边形形状时空区域间拓扑关系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空区域间的相等、包含、部分覆盖、相离、相接5种基本拓扑关系均可通过基于逆时针有向三角形的方法确定.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各种时空数据的表示和操作,而且避免了直接基于边界坐标计算时空数据时对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双稳系统中的布洛赫波峰的横向失稳可以引起波峰湍流,其不规则运动体现为斑图中的漩涡自发而不规则地产生和湮灭.本文以受驱动系统的复Ginzburg-Landau方程为模型,研究了布洛赫波峰湍流的统计性质.计算了漩涡产生速率和湮灭速率,以漩涡数量时间序列为基础,给出了漩涡动力学变化遵循的主方程.对湍流中漩涡对关联函数的计算表明,漩涡产生/湮灭速率中各幂次项来源于漩涡产生/湮灭事件与周围不同数量的漩涡的短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7.
服饰话语是张爱玲小说中的常态化美学呈现,此类话语的叙事策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比照、暗示等策略来指涉服饰话语的内隐意义,进而呈现人物性格和形象;二是运用聚焦、绾结等策略来融合种种服饰符号,使之成为小说时空构建的基质。诸此策略的运用使得服饰话语成为张爱玲小说中观照人物性格的道具与平台,和建构叙事时空的节点与纲纬。  相似文献   
78.
针对中国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和时空跃迁路径,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集聚性,依据时空跃迁测度法对中国区域碳排放散点图的时空演化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省域间存在自相关性,并且表现为一种集聚格局;碳排放的相关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中国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局域区域结构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因此,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碳排放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和治理碳排放的政策应该主要从空间视域动态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9.
白龙江流域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人工干扰等,其中地表植被作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外在因素对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要度量指标,选择2002,2005,2008,2011年4个时段的遥感NDV I值,在改进像元二分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近10年来该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滑坡点空间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微弱,但区域内部植被覆盖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低覆盖区域覆盖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历年来,该流域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滑坡点密度均较低,滑坡点占总滑坡的20.6%,空间分布呈离散状态,而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滑坡密度较高,滑坡点占总滑坡的34.5%,空间分布主要呈聚集状态,说明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滑坡点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的高低是滑坡发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10年来,该流域低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增加较快,说明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该流域植被恢复较快,生态脆弱程度减轻,这将为地方防治滑坡灾害的发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论可为全流域制定宏观尺度上的滑坡生态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人口超载与环境退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地处喀斯特地区,且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贵州省而言,人口密度与人类活动强度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一系列环境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利用在GIS、RS技术手段支持下的地理空间数据,结合当地人口数据,对贵州省2000年至2010年近十年间环境退化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进行了时空叠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出近十年贵州省环境退化与人口超载的格局及变化趋势,并且通过深入的时空对比,发现研究区具有低等级退化主要由自然环境背景要素驱动、高等级退化主要由人口因素催生的环境演化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