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1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99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一种虚拟实现技术(VirtualReality)的实现方法。虚拟实现技术是80年代后期兴起的计算机图形新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虚拟世界,通过对虚拟世界中景象的操作让用户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立体感受,并可使用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进行交互考察,使人完全进入计算机创造的图形世界中。  相似文献   
42.
一般经典力学教材中的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都是从系统受力特征来判断在运动过程中某些动力学量是否守恒而得到的。这容易使人误解这些守恒定律是一定条件下的偶然结果,而不知守恒定律存在的深刻物理根源。按近代物理学的观点:守恒定律源于物理系统的时空对称性。所谓时空对称性是指物理规律在时空变换下的不  相似文献   
43.
本文将地壳变形系统看成一时变的线性动态系统,建立了时变位移分析模型,并详细讨论了其参数模型──时空参数动态模型,最终建立起了变形与时间,点位及外界环境因子之间的完整数学模型。在时空参数动态模型的讨论中,采用了B──样条函数和动态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南充市城区大气颗粒浓度的监测与分析,得到了该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基尔霍夫定理出发,通过定义一种取向垂直于液阵面的时空偶极子,用它们取代惠更斯原理中波阵面上的点波源,它们只发出向前传播的浪,不产生向后传播的波,这样就克服了惠更斯原理不加说明舍弃了子波向后传播部分的困难。  相似文献   
46.
机载避碰信息系统研究主要是在自由飞的空域环境下,利用自组织时空多址(STD.MA)技术,并结合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所需有关避碰信息,以及目前对这些信息传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套全新的机载避碰信息交换系统的方案,为飞机在避碰中的实时信息交换提供一种可靠的实施方案,进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7.
从牛顿绝对时空观和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本质区别出发,归纳出解决狭义相对论中时空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8.
基于3S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重庆市北部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S(GIS,RS,GP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以重庆市北部新城为试验区域,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城市扩展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定性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三维动画中运动重定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唐少敏 《科技信息》2006,22(10):245-247
运动重定向是三维动画中进行运动编辑与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重定向可以将已有运动映射到目标模型上,对运动数据加以重用.本文对现有的运动重定向技术进行了总结,从理论到具体实现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详尽的剖析,提出了运动重定向技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可为深入研究运动重定向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11-year satellite altimeter sea surface height (SSH) anomaly data from January 1993 to December 2003 are used to present the dominant spati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throug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The first three EOF modes show th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SH in the SCS. EOF mode one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basin-wide circulation. Mode two describes the double-cell basin scale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e two cells were located off west of the Luzon Island and southeast of Vietnam, respectively. EOF mode three presents the mesoscale eddy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CS, which develops into a strong cyclonic eddy rapidly from July to September. EOF mode one and mode three are also embedded with interannual signals, indicating that the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variation is influenced by El Nino events prominently. The strong El Nino of 1997/98 obviously changed the SCS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re existed a series of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western SCS, and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 indicates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ig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