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系统科学   124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1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85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带电标量场扰动下Reissner-Nordstrm-de Sitter时空的超辐射及其稳定性问题。采用经典散射理论推导出了产生超辐射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扰动场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演化,带电的标量场在晚期会出现增长,这就意味着Reissner-Nordstrm-de Sitter时空会出现不稳定性。最后证明了这种不稳定性是由超辐射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2.
齐安 《科学之友》2016,(4):15-17
正作为2016年最为玄妙的科学理念、一说就会爆的词汇,引力波具体是什么?与人们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又是如何被科学家探测到的?带着这些疑问,3月中旬,山西省科协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科学之友杂志社承办了关于"专家与媒体面对面:谈谈引力波那些事"的专题活动。参与互动的有新华网、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网、山西综合广播、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山西新闻网、黄河新闻网、科学导报、  相似文献   
103.
引入空车时空服务网络来描述铁路运输动态变化特性,同时考虑到实际运输生产中的能力约束,并据此建立了基于能力约束的动态规划模型.模型的目标函数考虑了与时间因素相关的空车滞留费用和需求未满足时的惩罚费用等相关费用,同时考虑了多个车种之间的替代费用.模型的能力约束条件考虑了网络弧段的通过能力、空车提供站的发送空车能力和空车需求站的接收空车能力.考虑网络径路绕行的情况,设计了融合K短路算法的模拟退火算法,并采用了两步法的优化策略进行求解.最后对一个简单的路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融合K短路算法可以在能力约束条件下得到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我国大城市蔬菜自给率急剧下降,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如何保障大城市蔬菜供给安全,稳固蔬菜价格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基于统计资料,分析了1980、1990、2000和2010年的蔬菜播种面积,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地域分区,得出顺义区蔬菜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为:(1)蔬菜生产面积在1980—2000年期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在不断减小,而在2000—2010年期间蔬菜生产面积迅速减少;(2)蔬菜生产最高区向顺义区东南部进行了集中,同时由于郊区旅游业、观光采摘园及蔬菜合作社的发展,在其他乡镇也有小面积零散分布,无蔬菜生产的区域向顺义区的西南部集中,并不断向西、向北的区域扩展.这种时空演变受到政府政策的变化、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空间的商品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荧光相关光谱技术(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将单分子荧光探测技术与统计光谱方法相结合,通过共聚焦荧光测量光学设计与单光子计数方法,测量微小探测体积内由于荧光分子运动所产生的荧光信号涨落,进而对此涨落信号进行关联函数分析,获得分析扩散运动速率、探测空间内平均分子数等重要参数,是研究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荧光成像和生物物理方法相比, FCS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已成为用于量化分子动力学的强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单点FCS和荧光交叉相关光谱(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CS)的基本原理,并对FCS和FCCS的实施提供了建议;然后介绍了扫描FCS和图像相关光谱(imag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ICS)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其不同的衍生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FCS在膜蛋白、DNA染色体、蛋白质和核酸、酶和多细胞生物及组织中的应用.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 FCS有望为生物...  相似文献   
106.
利用1990—2020年福建省及各地市茶叶生产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LMDI)、重心模型、灰色关联法等方法,实证分析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福建省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并初步形成了以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3个地级市为主产区,以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和福州市为次要产区的模式;(2)种植面积增长是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贡献了总产量增长的261.33 kt,单产仅贡献了141.87 kt;(3)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经历了3个阶段,重心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东北,迁移速度经历了慢—快—慢3个模式;(4)福建省茶叶总产量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茶叶种植面积、单产、农用机械总动力等关联度较高,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关联度较低,说明福建省茶叶种植已经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地生产.优化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等可促进福建省茶叶种植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海洋国土地位的提升,各国对沿海地区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引起海岸线的变迁,海岸线的变化将引起海岸带多种资源和生态过程的改变,因此海岸线的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位居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多样,随着山东省对海洋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必定会造成海岸线的变化,本文通过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类对山东省海岸线的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得到5期山东省海岸线专题信息,并对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对山东省的海岸线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8.
以大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6—2017年大连市9个国控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_(2.5)质量浓度逐小时监测数据,整理、筛选得到52 029个有效样本数据,探讨PM_(2.5)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年、季节、月份、日均值变化规律,进行PM_(2.5)质量浓度与SO2和CO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较2016年PM_(2.5)质量浓度有所下降,1a中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春、秋、夏.PM_(2.5)质量浓度月均值呈V型分布,2016年和2017年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3月,最小值均出现在8月.日变化呈多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早高峰8:00前后及夜间22:00.各站点月均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呈V型分布.位于工业区的站点PM_(2.5)质量浓度都相对高于居民区,位于海边和郊区的居民区PM_(2.5)质量浓度相对低于市中心的居民区.PM_(2.5)质量浓度与SO_2和CO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584和0.730,说明工厂废气排放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耕地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与生态视角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2000—2015年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耕地利用效益时间动态变化与各县(市、区)耕地利用效益空间变异.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耕地利用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从2000年的103. 24、100. 54和104. 81提高到2015年的103. 89、101. 37和105. 2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效益指数出现稍微下降趋势;2)近15年耕地利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从2000年的极不协调转变为2015年的基本协调和比较协调,整体呈波动趋势.总体看来,实现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耕地利用效益,需要把耕地的3个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加大技术推广、引进人才及农业科研的投入;切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耕地生态安全,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0.
城镇化质量的高低对耕地利用水平产生不同影响,对二者演变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城市-农村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综合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耕地质量评定的数据构建多元数据库的平台基础上,借助LISREL、ARCGIS、GEODA和SPSS等软件,对2000—2014年德阳与绵阳所下属各区市县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各区市县城镇化质量水平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耕地利用水平随时间变化总体比较平稳;2)在空间上,城市化质量提高程度差异较大,且区域差异越发明显;在耕地利用水平空间上,区市县在向高分值区提升的同时,区域差异不断缩小;3)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耦合方式不尽相同.判定城镇化质量与耕地利用水平之间具体耦合关系,有助于为合理推动城镇化发展和耕地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