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120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8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一九八九年作物生长季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把土壤-作物-大气视为一个连续体,应用农田水平平衡方程及人工控制下的大田盆栽试验,分别对贵州省玉米和水稻的总耗水理以及耗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省内各地应根据当地干旱气候规律,采取作物合理布局,优化灌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5.
何苇 《遵义科技》2005,33(4):22-26
水稻和油菜是我县的主要粮油作物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粮油高新示范项目的首选示范作物。在项目区内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促进“粮食、人口、生态”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实用新技术,进行粮油高新技术示范,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探索了我省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有效之路。优化了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及结构调整。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使农业综合开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6.
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技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素是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快速、无损伤地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成为可能.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估测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全球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全球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及运行。系统使用实时处理的气象卫星数据,实现了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系统使用实时监测和过程监测两种监测方法,在省(州/邦)、国家、和洲三个尺度上运行,经2005年一年的运行,达到了运行化的要求,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及时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8.
保护地主要指温室和塑料棚,作物以蔬菜为主。保护地栽培作物比露天栽培作物病虫害发生较多,通常情况下,病害多于虫害。利用植保机械防治保护地栽培作物病虫害,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保护地选择的植保机械主要有喷雾机、热烟雾机、常温烟雾机和喷粉机,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9.
转基因作物的价值及生态、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争论;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发展?然而从人类进步的角度讲,转基因作物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0.
代谢工程和作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学和植物生理生化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基础 .借助于这些基础研究 ,通过基因工程调控代谢途径 ,提高了油菜籽粒中的油脂含量和拟南芥种子中的维生素 E活性 ,使水稻的胚乳中能合成维生素A原 ,增加了水稻在碱性土壤中吸收铁的能力 ,展示了代谢工程在定向改良作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