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敖包1838年以来树轮降水记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相关函数分析表明, 生长季当年4 ~ 7月上旬的降水总量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白音敖包地区的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宽度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 设计转换方程, 对这一地区过去160余年以来4 ~ 7月上旬的降水总量进行模拟重建, 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达到49.3%(调整自由度后为45.7%, N = 31, r = 0.702, F=13.608, p < 0.0001). 重建序列表现出3个降水较多时期: 1869~1875, 1886 ~ 1921和1943 ~ 1968年; 4个降水较少时期: 1851~1868, 1876~1885, 1922~1943和1969~1999年. 降水较多的1886~1921和1943~1968年以及降水较少的1922~1943年时期与祁连山地区的湿期和干期几乎同时出现, 而1922~1943年的干期和1943~1968年的湿期, 与我国西北、华北和长江流域20世纪20年代的升温少雨和40年代以后的降温多雨非常吻合. 计算表明, 重建序列与旱涝等级序列显著相关(r = -0.234, p < 0.007, N 1 = 143). 子波分析表明, 1838 ~ 1920年期间, 白音敖包地区4 ~ 7月上旬的降水主要存在22年的周期, 1920 ~ 1952年主要表现为11年的周期. 1953年之后, 周期成分比较复杂, 未检测到信度达95%的周期成分. 1920年代该地区4~7月上旬降水由多向少出现快速转变, 1950年代以后降水持续减少. 20世纪90年代后期, 降水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对绵阳市降水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绵阳市酸雨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初步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3.
雨水调度工程指对再水有计划地使用,其关键是寻找空间将雨水暂时存储起来,以改变其时空分布。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江河流量变化大、水位季节波动以及洪涝与干旱并存等。通过扩大雨水储蓄面积、增加雨水在支流上的停留时间等方式,可以实现雨水调度,增加可利用的溪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台湾地区 6个测站的 5 1年 ( 1 95 0~ 2 0 0 0年 )逐月降水资料和美国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台湾地区春季降水异常对 1 982年至 1 983年间、1 997年至 1 998年间 2次强 El Nino事件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 ,台湾春季降水对强 El Nino事件有明显的响应 ,在强 El Nino年 ,台湾春季降水异常偏多。强El Nino年的冬季和春季 ,南亚和我国华南高空出现强西风 ,且南支西风扰动活跃 ,导致华南地区及台湾地区冬春降水增多。在强 El Nino年的对流层低层 ,台湾东南侧太平洋上反气旋环流加强 ,导致台湾地区低层西南气流强盛 ,从而有利于台湾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重建清代逐季降水的方法与可靠性--以石家庄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充分分析清代"雨雪分寸"记载的观测方法及物理学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土壤物理学模型与水量平衡模型,以及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田间入渗试验进行清代逐季降水量重建的方法,并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恢复了1736~1910年的石家庄逐季与年降水量,建立了该站1736~2000年的逐季与年降水序列.对两种方法的重建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它们均能比较准确地将清代的雨雪档案记载重建成降水量,而且其结果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使得清代雨雪档案记载这份极为珍贵的历史降水代用记录能够与器测降水量进行直接的衔接和比较,从而极有可能将我国大范围的降水量记录前推至18世纪前期.  相似文献   
996.
对酸雨PH值界限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组织一直以来都把PH=5.6作为酸雨PH值的界限,但由于地域性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这一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争议,因此就确立PH=5.0作为判断酸雨的界限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距平分析法、极差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了1957—2011年陕西省降水空间格局特征、年际变化特征、降水持续性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根据持续性特征和主周期对陕西省未来降水趋势做出判断。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随着纬度增高而减少,总体趋势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南北差异悬殊。400 mm和800 mm等降水量线均有总体南移的趋向,这与近几十年来陕西省降水量持续减少有密切关系。2降水量年际变化震荡剧烈、稳定性差,年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7 mm/10a,年降水量和各个季节降水量变化均呈波动态势,春季和秋季波动剧烈,下降趋势明显。3季节和年降水量Hurst值都大于0.5,表明降水量未来变化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地区和时间尺度的持续性有所不同。4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震荡周期,34或24年为其主周期。5陕西省未来2~3年仍处于多水期,但2015年以后将会进入少水期,这种状况最长会持续11年之久。因此,未来陕西省暖干化趋势将凸显。  相似文献   
998.
分析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采用经验正交函数、时滞互相关分析法和奇异值分解法。1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布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场典型性较弱;2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相关性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递减;3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空间相关性很强。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具有明显规律且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NCC)沿用的北半球阻塞高压监测公式,利用NCEP/NCAR逐日500hPa环流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1961-2011年逐日阻高指数,分析了北半球阻塞高压出现的关键地区阻高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重庆夏季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三个关键区阻高的季节分布以鄂霍次克海阻高在冬季和夏季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春季和秋季则是乌拉尔山阻高活动频繁的季节,贝加尔湖地区阻高活动不及前两个区域活跃.从变化趋势来看,乌拉尔山阻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有增强的趋势,贝加尔湖阻高有减弱的趋势.各关键区的阻高日数都存在2~5年的显著性周期特点.三个关键区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各有其特点,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的阻塞形势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较大,鄂霍次克海阻高日数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比其强度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关系更加显著,夏季鄂霍次克海阻高日数偏多(少),重庆夏季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化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中东部地区115个测站1960—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城市化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的可能影响.以中东部地区为背景,对比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背景区域的年降水变化趋势,结果都呈现增长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背景区域的年降水量增长速度.同时分析了两个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强度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降水都减少,春季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减少速度慢,而秋季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减少速度快;整个中东部地区小雨的年降水量减少,中雨、大雨和暴雨的年降水量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小雨的年降水量略有增加,中雨、大雨和暴雨年降水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中东部地区.结合降水天数的变化情况,说明降水强度加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该地区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