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3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32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61.
屈原何以作《九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强国六年的冬天”。笔者认为,这句话中的“这”应改作“那”。原因有二:从这两个指示代词的语法意义上讲,“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此其一,其二,从小说本身来看,“小事”的发生和小说的写作之间已有一段时间距离。所以应该用“那”而不宜用“这”。  相似文献   
63.
章武媚 《科技资讯》2006,(21):134-135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形成了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于电子作品创作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4.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的理解与分析,阐述了对这部历史巨著的评价。从音乐历史上看,《阿伊达》的最大特点是场面豪华绚丽、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精雕细琢、异国情调浓厚感人。这部歌剧具有民族特色,讴歌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是世界悲剧艺术之巅,是近代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先驱。  相似文献   
66.
“还乡/逃亡”和“死亡”是苏童小说中两个常见的母题,透过这两个母题可以透视作者的一种精神的危机感、焦虑感以及历史循环论的消极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67.
在英国文学中,对于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传》小说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方面,而对于这部作品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却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小说的“史诗”风格和“喜剧”特色。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同时也是对菲尔丁小说创作艺术伟大创新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8.
《天津科技》2005,32(2):40-40
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将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科普项目的评审范围暂限于2000年以来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及科普电子出版物,由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作品项目的奖项仅授予公民,所以其候选人应当是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主要作者。  相似文献   
69.
70.
王安忆小说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其厚重的心灵一路坎坷,人物形象或歌或泣,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王安忆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开拓新的艺术境界,无不折射出深刻的"灵"与"魂"的交突,这是一部厚重的心灵文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