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系统科学   96篇
丛书文集   290篇
教育与普及   2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9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602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一种新的镉超富集植物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刘威  束文圣  蓝崇钰 《科学通报》2003,48(19):2046-2049
通过野外调查和温室试验, 发现并证实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是一种Cd超富集植物. 自然条件下, 宝山堇菜地上部Cd平均含量为1168 mg/kg, 变化范围为465~2310 mg/kg; 地下部Cd平均含量为981 mg/kg, 变化范围为233~1846 mg/kg. 地上与地下部Cd含量比值变化范围0.41~2.22, 平均为1.32. Cd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为0.7~5.2, 平均为2.38. 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表明, 宝山堇菜地上部Cd含量随生长介质中Cd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营养液Cd浓度为50 mg/L时, 地上部Cd平均含量达到4825 mg/kg, 在Cd浓度为30 mg/L时, 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地上与地下部Cd含量的比值变化范围为1.14~2.22, 平均为1.67, 显示宝山堇菜不仅可以超量吸收Cd, 而且可以从地下向地上部有效输送. 宝山堇菜的发现将为Cd超富集植物的生理、生化、遗传和进化及其在Cd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2.
根据HDPE室外排水管在株洲市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总结了HDPE排水管的应用特点,提出了HDPE排水管的部份设计要素的选定,并认为虽然HDPE管较混凝土管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83.
杂草中具重金属超积累特征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单一污染和Cd-Pb-Cu-Zn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田间盆栽模拟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20科54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重金属耐性及积累能力的初步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龙葵(Solanum nigrum)和小白酒花(Conyza canadensis)对Cd单一及Cd-Pb-Cu-Zn复合污染耐性均较强,对Cd有较高的积累能力,具有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很大.重金属元素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效应,在进行超富集植物筛选时,单一元素试验应与复合元素试验相结合,同时建议在利用某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进行修复实践之前,也应该进行类似的评估,以确保修复效果.田间盆栽模拟试验具有方法简单,接近植物生长环境条件,便于植物种识别鉴定等优点,是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84.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热带,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cordata(Burm.f.) 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而非190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世纪末,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并于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20世纪50--60年代,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80年代末到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85.
场协同理论对充分发展湍流传热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动中,时均温度梯度和时均速度矢量闻的夹角θ是控制其对流换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两种异型管——横纹管和缩放管的数值模拟,得出:雷诺数Re恒定时,流向方向上↓△T.cosθ的变化规律与局部Nu数的分布规律相似.改变几何参数,如肋高或收缩段的长度,可改变θ角的分布.  相似文献   
86.
20MnMo钢内裂纹修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含内裂纹20MnMo钢试样的物理模拟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超声显微探伤测定,认为金属材料的内裂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修复的,修复过程的源动力为基体金属中的原子向裂纹空洞内的扩散迁移,此修复过程表现为:原裂纹空洞区域首先被晶粒细小的金属物质填充,填充过程由裂纹的尖端开始,该部分金属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显微孔洞,其组织与周围基体明显不同;随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该金属物质中显微孔洞的尺寸和数量不断减少,组织逐渐接近周围的金属基体.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一种新的废纸脱墨工艺,它是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旧报纸浆,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浮选脱墨,此工艺化学药品用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所得脱墨浆白度高,黄度低;具有较好的滤水性能和相近的强度性能。利用过氧化氢进行漂白时,酶法脱墨浆的可漂性优于化学法脱墨浆。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利用表面涂膜法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化器的表面状态对氢化物原子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化器中氢化物的原子化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气相热解过程,而是一个表面催化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89.
赵修复窄腹细蜂新属种记述(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贺赵修复教授八旬华诞和教学与科研六十年,特描记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的一个新属种命名为赵修复窄腹细蜂Hsiufuropronia chaoi Yang作为纪念,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0.
水平偏置椭圆管自然对流放热的激光干涉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实时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了水平偏置椭圆管的自然对流换热。同时分析了不同曲线拟合方法对数据整理的影响,提出了分段曲线拟合。得出了特定椭圆管局部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并与有关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