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5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441篇
系统科学   434篇
丛书文集   402篇
教育与普及   3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3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1015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玉武 《贵州科学》1994,12(1):58-60
本文报道了在梵净山采集到的固氮满江红属2种。即满江红[A.imbricata(Roxb.)Nakai.]和细叶满江红(A.filiculoides Lam.).对两萍种的固氮效率与生态环境及其它生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两萍种植株、水体及土壤的含N量。观察到细叶满江红能在梵净山自然越夏。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揭示了从日本引进的手摇套料钴的工作进给原理为一差动螺旋传动,阐明了它的使用方法,详细分析了它的齿轮传动、螺纹传动、刀具结构及几何角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3.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预测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刷直流电动机高性能速度跟踪系统中,由于PI控制的滞后性,无法根据未来动态行为产生较为理想的PWM波形。针对PWM发生器一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PWM预测控制方法。采用离线训练和在线修正的方法,通过对PWM发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动态行为的在线估计,建立了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最优控制器根据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响应产生合适的PWM波形。在Matlab/Simulink环境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较之PI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74.
陈介(1964)在四棱草属(Schuabelia)中发现了二型花,即开花授粉型的花(chasmoga-mous)和闭花授粉型的花(cleistogs)。本文作者于1985年指出单花莸(Caryopteris nepetoefolia(Benth.)Maxim.)也有二型花。自从K.J Maximowicz在1876年将Tenn nepetaefolia从香科属(Teucrnm)转隶到莸属(Caryopteris)以来,有关它的这一特征一直无人知晓。单花莸与四棱草属的二型花不仅有相同的结构,而且也都是发生在同一植株上;就花期而言,开花授粉型花的花期在先,闭花授粉型花的花期在后;从花的着生位置看,两种类型的花各自生在其聚伞花序上。迄今,几乎所有已出版的植物志均未提到单花莸有二型花。为此,本文对其作了补充描述,并简略讨论了二型花在植物进化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告了在南京发现的蓝色裸甲藻,测定了它的藻胆色素。证明蓝色藻胆蛋白不是山“胞内蓝藻”(Cyanellen)所提供。电子显微镜的扫描表明细胞表面有众多的突起,不是光滑的;横沟内的鞭毛不是“带状”而是由细纤维丝膜状物拉着的螺旋形。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藻有两个类型的细胞核,即“甲藻核结构”(Dinocaryotic structure)和“真核结构”,(Eucaryotic Structure),真核与叶绿体有一个共同的膜的包被,有一个与原生动物相近似的伸缩泡系统。叶绿体是分枝状,在细胞的边缘位,但也有其它形态。有淀粉颗粒而无“造粉核”或称”“蛋白核”(Pyrenoid),多数位于叶绿体外或之间,类囊体与一般甲藻不同,不是三个排成一条“带”而是两个排列成“带”。有发达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鞭毛不论纵沟内的或横沟内的,其横切面,均为9+2的形式,其纵切面是由纤维丝成束的结构。蓝色色素提取物,可见光最大吸收峰为456nm,与隐藻藻胆色素十分相似。从细胞亚微结构及其色素性质,作者认为它是藻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类型的甲藻共生体。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了不同比率的铁素体-贝氏体两相组织对球墨铸铁拉伸特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当铁素体球墨铸铁在900℃奥氏体化,400℃等温淬火,贝氏体体积分数为54%和93%时,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均出现两个峰值。实验证明,当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比率在最佳范围时,能明显提高其强度和韧性。X—射线衍射证实,贝氏体为无碳化物上贝氏体。能获得良好的韧性,主要由于在石墨球周围形成环状组织的无碳化物上贝氏体,可能是这种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在石墨-贝氏体界面阻止了裂纹萌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在任务关键型云计算服务中,构建准确的数据中心电力拓扑结构对于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处理,减轻故障事件对云计算服务质量的损害十分重要。但目前数据中心电力拓扑结构的生成过程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其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评估和保障。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智能数据中心电力拓扑系统(intelligent data center power topology system,IPTS),不仅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部分自动生成实时变化的电力拓扑结构,而且可利用电力系统的监控数据对人工构建的数据中心电力拓扑结构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IPTS可自动生成准确的数据中心电力拓扑结构,一致性比率(CR)可达到0.978,并可有效地定位人工构建的电力拓扑结构中的大多数错误。  相似文献   
78.
过热度是反映铝电解槽当前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过热度难以在线实时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卷积自注意力神经网络的过热度识别方法.针对铝电解生产过程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且具有多源异构特性,设计异构数据的同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残差卷积自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以提取同构时间序列数据的全局与局部特征.针对过热度数据标签少且类别分布不均匀问题,采用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预训练方法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以提高过热度识别任务的性能.在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以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只包含少量不平衡标签的铝电解过热度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过热度识别模型相较与其他现有模型不仅提高了过热度识别准确率,而且在训练样本较少时保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79.
在西北季节冻土区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其在空间分布上连续性差,工程性质极其不稳定;且浅层盐渍土受冻融作用的反复影响,其力学性质长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给工程设计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鉴于此,通过压缩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稻壳灰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稻壳灰可以显著地改善盐渍土的压缩特性,并提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且改良土的压缩系数与抗压强度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随着掺灰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改良土的压缩系数不断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最大可增加4倍左右.以抗压强度损失率为指标对改良土的抗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改良土的抗冻性随着掺灰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在15%的掺灰量时,其抗冻性效果最显著;相对而言,养护龄期对于改良土的抗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
针对目前单孔无针注射器单次注射剂量小、需要多次重复注射的缺陷,提出一种大剂量多孔无针注射器.应用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对多孔无针注射器的注射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多孔无针注射器的工作压力不低于13 MPa;并通过流固耦合分析,得到多孔无针注射器不同直径的应力变化规律,且拟合了不同压力下许用应力与最小安瓿直径之间的关系多项式.根据仿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多孔无针注射器收缩段进行结构优化,得到优化方案:20°收缩角、1.4的长径比、2 mm的分布圆直径、4.05 mm的收缩段长度和0.165 mm的微孔直径.且通过安瓿的应力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满足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优化结果表明,该注射器具有比传统单孔注射器更大的注射剂量,可达5 mL,注射速度高达150 m/s以上,能击穿皮肤,同时又不致造成过多损伤.试验及动力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