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篇 |
教育与普及 | 2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58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庆阳石化公司通过优化装置操作、采用新型催化剂和异构化、芳构化汽油改质、催化轻汽油醚化、MTBE工艺相结合的技术,实施催化裂化装置汽油降烯烃技术改造,以最小的投资、最短的时间解决了生产清洁汽油的质量问题,为同等规模炼油厂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2.
对M10、M15、M50甲醇汽油以及93#汽油在GW491QE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性能台架试验研究。扭矩始终保持在60N·m,转速从1 000r/min增加到3 000r/min,记录相应数据,分别绘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曲线,对比分析,探讨影响GW491QE发动机性能的因素,选出能在GW491QE发动机上实际应用的合适掺烧比例甲醇汽油。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时,3种甲醇汽油的功率与93#汽油基本相同,即动力性与93#汽油大致保持一致;燃油经济性降低大约6%~10%;3种甲醇汽油的HC和CO排放均降低,M15改善最为明显;NOx排放有所降低。综合考虑GW491QE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M15甲醇汽油为较好的实际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63.
电子组装无铅钎料用助焊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世界电子产品的无铅化趋势及相关立法,比较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助焊剂专利文献,分析了助焊剂的研究进展状况,着重论述了微电子组装中无铅钎料专用助焊剂的特点和要求,并提出了开发和研究无铅钎料专用环保型助焊剂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归纳了微电子组装无铅钎料专用助焊剂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4.
稀土改性β沸石对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稀土改性β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利用轻油微反活性试验和固定一流化床装置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稀土改性β沸石,可以提高原料油的转化率,降低催化剂的比积炭及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并能使汽油的辛烷值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稀土改性β沸石是优良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65.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的轻汽油醚化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杂多酸负载于活性炭制成催化剂,并应用于FCC轻汽油醚化反应.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75℃、液时空速1.0h-1、醇与烯物质的量比为1.0的工艺条件下,以负载质量分数20%的Na8GeW11O39.xH2O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对FCC轻汽油醚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醚化活性,产物中醚的体积分数可达11.76%,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07-112
在双管串联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煤焦油的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实验。在4种级配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了工艺优化实验,最终确定煤焦油加氢制取燃料油品最佳的反应温度为精制段反应温度360℃、裂化段反应温度380℃,最佳反应空速为0.40 h-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煤焦油加氢汽油及柴油轻馏分的烃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所述的工艺加工生产的汽油辛烷值较低而其余指标可以达到国标要求,柴油产品十六烷值较低而其余性质均能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67.
络合吸附剂脱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过渡金属离子Ag^+,Cu^+,Co^+,Ni^+的络合吸附剂Ag-SiO2,Ag-Al2O3,Ag-Y,Cu(Ⅱ)-Y,Co-Y。Ni-Y,分别在氮气和氦气环境中、450℃条件下,对Cu(Ⅱ)-Y进行了自动还原处理,制备了Cu(Ⅱ)-Y和Cu(Ⅱ)-Y(N2)吸附剂。在固定床吸附器上,常温、常压下考察了吸附剂对汽油模型化合物MLO-1(正庚烷中含噻吩硫2000μg/g)的脱硫效果和模型化合物中芳烃(甲苯)对Cu(Ⅱ)-Y吸附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u(Ⅱ)-Y对硫的破点吸附量比Cu(Ⅱ)-Y(N2)高出近1,5倍;吸附剂对硫的破点吸附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Y,Ni-Y,Co-Y,Ag-Y,Cu(Ⅱ)-Y;Cu(Ⅱ)-Y处理不含芳烃模型化合物MLO-1时。每100g吸附剂硫的破点吸附量为4.6g,处理含芳烃模型化合物MLO-2(正庚烷中含噻吩硫2000μg/g、含苯1%)时,每100g吸附剂中硫的破点吸附量为1.8g。 相似文献
68.
通过实验了解二异丙醚(DIPE)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以及与汽油中多组分混合物的相分离情况,为正确选择汽油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水一二异丙醚一甲苯三元体系在298.15K、常压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并用含有二元和三元参数的Modified UNIQUAC模型进行关联计算,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为: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关联这个三元体系;关联结果比只用二元相互作用参数进行预测的结果要好. 相似文献
69.
在对传统车用汽油罐式调合系统因密度未知或密度测量误差导致组份量控制不准对优化调合结果所产生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储罐伺服液位计能够测量液体密度这一特殊功能和已经成功应用于储罐罐量自动计算的微机软件系统,提出并成功开发出车用汽油精准罐式调合系统,确保了油品优化调合目标的更好实现,提高了一次调合合格率,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调合成本。 相似文献
70.
用极谱分析法测定了汽油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硫的含量.以甲醇、吡啶、去离子水作为混合溶剂,以0.1 mol/L KOH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把传统的酸性底液改为碱性底液,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不经过分离可分别测定硫化氢和硫醇硫的含量,最低检出限量均为1.0×10~(-7)mol/L,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