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现行商用塑料规整填料表面润湿性差,改性前后聚丙烯(PP)表面液膜流动特性均缺乏系统研究.利用聚合物表面改性和表面粗糙方法,大幅改善了PP表面对水的润湿性,成膜率从约40%提高到约95%.PP改性前,液膜在两边缘厚度增加明显,与中间平均膜厚相比,最大增厚可达460%;改性后液膜在表面基本铺展,整个宽度上液膜厚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02.
为了提高了聚丙烯(PP)的综合性能,本研究通过加入EVA和SBS,分别对聚丙烯(PP)进行了共混改性,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复合材料各组分的最佳配比。EVA和SBS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升高,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EVA和SBS的加入量为20%时,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03.
新型棒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最新引进日产棒状聚丙烯纤维和喷射混凝土衬砌中常用的钢纤维,通过18组72个混凝土试样的双面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基体强度、不同纤维掺量混凝土抗剪强度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①棒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钢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②纤维掺量在0.5%以内,棒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增大幅度接近钢纤维混凝土,纤维掺量在0.5%以上,棒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增大幅度低于钢纤维混凝土;③两种纤维对C30混凝土抗剪强度的改善一般比C50混凝土大.最后,基于回归分析理论得到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拟合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04.
主要分析建筑物外墙面常见渗漏原因,并结合盐城工学院新校区土木工程馆的外墙面粉刷工程,详细介绍了聚丙烯短纤维和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及其在外墙面防渗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5.
李玉荣  杨敏 《科技资讯》2011,(21):70-70
本文研究提出聚丙烯纤维路面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方法。即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基础,利用正交方法根据纤维混凝土的特点对各个材料以及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尽可能体现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改性要求的目的,并最终确定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06.
以第二代聚丙烯亚胺树状大分子(PPI)末端的氨基为引发剂,与L-谷氨酸苄酯的N-酸酐(BLG-NCA)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分别用IR、1H NMR、13C NMR和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PI端氨基能够作为引发剂参与反应引发BLG-NCA开环聚合,并证实成功合成了多臂聚丙烯亚胺-聚谷氨酸苄酯聚合物。该聚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907.
张红星  魏阳 《甘肃科技》2013,29(15):27-29
催化剂对聚丙烯装置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聚丙烯装置催化剂消耗的因素,提出了在生产中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催化剂消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08.
通过挤出共混制备纳米碳酸钙/β-成核聚丙烯/短切涤纶纤维复合材料,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改善相容性.研究了材料中PP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用修正Jeziorny法、Ozawa法及莫志深法处理了PP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涤纶纤维和CaCO3能够促进PP的结晶和诱导形成β晶.加入β-成核剂后可得较高β晶含量的复合材料,相容剂对β-成核剂的协同作用使得β晶含量进一步增加.莫志深法能够很好地描叙复合材料中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而Jeziorny法和Ozawa法分析的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09.
硅烷偶联剂对PP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科技信息》2013,(13):3-3,30
本文以废弃聚丙烯(PP)和杂木粉为主要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硅烷偶联剂(KH550)为界面改性剂,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PP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KH550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可以显著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910.
研究目的:分析EVA的加入对PP/LDPE(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方法:通过差动热分析进行热性能分析,通过拉伸试验进行力学性能研究。研究结果:EVA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但是随着EVA含量的增加,体系整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下降。结论与讨论:EVA的添加能够改善PP/LDPE共混体系的加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