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PP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聚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频哪醇休眠基在热、光作用下的再引发特性,将带有半频哪醇休眠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聚物(PGMA-BPH)与聚丙烯进行熔融接枝,从而在聚丙烯大分子链上引入反应性环氧基团,实现聚丙烯的功能化改性。初步探讨了接枝反应的机理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XRD和DSC的测试结果表明接枝聚丙烯的晶型由纯聚丙烯的α晶与β晶的混合体变为单纯的α晶型,并且其熔点、结晶度及结晶完善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将所得接枝聚丙烯用作聚丙烯和尼龙6的共混相容剂,分散相尼龙6的相畴尺寸明显减小,两相的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892.
用DSC和WAXD研究了紫外光老化PP/纳米CaCO3(PP/CC)和相容剂改性PP/CC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紫外光老化时间增加,PP熔融温度逐渐降低,结晶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PP结晶温度先提高后降低,PP/CC结晶温度降低,相容剂改性PP/CC降低更加明显。紫外光老化PP/CC结晶温度高于纯PP,表明CC对老化PP还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未光照的PP-g-MA和POE-g-MA改性PP/CC结晶温度高于未改性的,归结于相容剂与CC相互作用形成的钙盐的异相成核作用;但紫外光老化后PP结晶温度低于未改性PP/CC的,归结于钙盐受到紫外光的作用,失去对PP结晶的异相成核作用和诱导PP生成β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3.
纤维品种和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快冻法试验研究了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及纤维掺量对C5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纤维基材界面区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了抗冻性试验的结论。结果表明:虽然钢纤维基材界面区的微观结构优于聚丙烯纤维基材界面区,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的改善效果优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存在阻裂效应和弱界面效应双重作用,存在最佳纤维掺量;掺入1.0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提高效果最好,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高达98.01 %。  相似文献   
894.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性能.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有较大影响,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损伤不断累积,相对动弹模、劈拉强度不断下降;掺加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随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强度损伤逐渐减小.冻融循环75次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强度损伤变量最大达到77.7%,掺量为1.5 kg/m3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强度增益比达240.5%.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建立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95.
水泥混凝土增强用短切聚丙烯纤维分散助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子量6 500的聚醚作为主平滑剂,配以聚醚型乳化剂及自制的多电荷抗黏结剂等其他添加剂进行复配,制备水泥混凝土用超短纤维分散助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散助剂具有良好的平滑性、润湿性及抗黏结性;用该分散助剂对聚丙烯纤维表面进行处理,不仅能满足纺丝工艺的要求,而且切断后还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短切纤维在水泥体系中能形成均匀的乱向支撑结构.通过平板试验发现,聚丙烯超短纤维的加入能有效延缓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下降,提高了混凝土体系的强度,阻滞了基体材料的裂纹扩展,改善了基体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96.
制备出新型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纤维,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以及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况,并将其应用在砂浆与混凝土中.重点研究了改性纤维提高与基材界面性能的机理,主要考察改性纤维的分散性、抗裂性及对砂浆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二氧化硅在纤维表面均匀分散,纤维与基材的界面性能得到改善,并表现出极佳的分散性与抗裂性,对纤维增强砂浆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97.
陈武林  王辉  廖晨彦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130-130,132
本文综述了纤维对混凝土增强机理的两个理论,即为纤维间距理论和复合理论,得出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及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8.
聚丙烯膜表面氨基化及对纳米金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端带有蒽醌基团另一端带有氨基基团的光敏性小分子——蒽醌-己二胺,在其浓度为6.6mmol/L、光强8.5mW/cm2、光照时间为15m in的反应条件下,对流延聚丙烯薄膜(CPP)进行了表面改性;进一步研究了改性CPP对纳米金的吸附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改性CPP吸附纳米金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对CPP进行表面氨基化改性后,它的水接触角由原来的103.5°变为68.2°,其表面亲水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光照时间对接触角也有影响,前2m in内,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比较显著,之后,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接触角的变化就渐趋平缓。吸附纳米金后,改性CPP的表面出现了分布较均匀的颗粒形貌,与空白CPP相比,其对纳米金的吸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99.
提出了利用聚丙烯纤维拔出试验,分别测定水灰质量比、纤维埋入长度、纤维埋入角度和水泥砂浆龄期不同的情况下纤维拔出力-拔出位移曲线,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砂浆试件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聚丙烯纤维粘结破坏形式为拔出破坏,因此聚丙烯纤维具有较好的耗能阻裂作用;水灰质量比、纤维埋入长度、纤维埋入角度、水泥砂浆龄期直接影响着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其中水灰质量比因素影响最大;当水灰质量比小于0.5时,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粘结强度和粘结功都随着水灰质量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着纤维埋入长度和纤维埋入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00.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丙烯(PP)、聚丙烯,硅灰石(PP/W)和聚丙烯,聚丙烯-g-甲基丙烯酸甲酯,硅灰石(PP,PP—g—MMA/W)的等温结晶过程。用Avrami方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n、K、t1/2 tmax、G1,2等参数表明,W和PP—g—MMA的掺入改变了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用Laurimen—Hoffman异相成核理论对PP球晶的生长速率进行了分析,△E数值表明,W有较强的成核活性,PP—g—MMA的掺入不仅进一步提高其成核活性,同时对PP大分子的扩散起阻碍作用。总之,PP—g—MMA对PP,W复合材料起增容作用,充分发挥了W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