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建立了针对本体法连续搅拌槽式聚丙烯反应器 (CSTR)的动态机理模型 ,并在定态点处进行线性化处理 ,以建立线性化模型 ,从工艺和控制角度对聚丙烯反应器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 ,丙烯聚合这种非线性、强放热、开环不稳定的CSTR与理想的CSTR有着很大的不同 ,放热速率不仅是温度的函数 ,而且受丙烯浓度、催化剂浓度的影响也很大。反应过程中转化率很低 ,再加上丙烯的临界温度也很低 ,温度升高会使冷凝潜热减少 ,单靠夹套冷却水难以移走反应热 ,从而造成高温稳态点 (开环稳定点 )的不存在。在假稳态的操作点处 (开环不稳定点 ) ,系统受到扰动而使温度升高 ,如不加任何控制将导致反应器烧毁。如果进料温度、催化剂初始浓度等发生变化也将导致假稳态点的变化 ,这时如果仍然按着原来的操作点进行操作 ,势必造成反应温度波动 ,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42.
粉煤灰/EPDM混炼胶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发电厂的废料粉煤灰粉碎至微米级后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炼,由此制得的混炼胶再与聚丙烯树脂进行熔融共混,经注射成样条后分别测试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添加此混炼胶能显著地改善聚丙烯的韧性,而且由于刚性粉煤灰的加入减少了因韧性增加所导致的拉伸强度下降;同时熔融指数及密炼试验表明,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没有太大变化。利用含有粉煤灰的混炼胶填充聚丙烯是提高粉煤灰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3.
一种新的二氧化钛负载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纤维膜在熔融状态下,将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喷洒和热压在聚丙烯纤维的表面,形成一种新的二氧化钛负载膜,对二氧化钛负载膜进行光催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在聚丙烯纤维表面上的负载量为0.025 8 mg/cm2,二氧化钛对聚丙烯纤维的比负载量为0.005 3 g/g,通过对甲基橙色素的光催化降解和连续长时间的振荡研究,证明该膜负载的二氧化钛不易脱落,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44.
用固相接枝法制备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分析讨论反应时间、温度、BPO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45.
提出了新的聚丙烯氰纤维氧化反应速率计算的方程式,通过对氧化反应级数的模拟,找到了最佳的氧化反应级数为1.9,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均在20Kcal/mol 左右.  相似文献   
846.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亲水性单体丙烯酸、亲油性大分子单体FA-3[CH2=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H2)3OH]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了双亲性无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仪、凝胶色谱仪、差式扫描量热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中FA-3含量的增加,Mn及Tg均下降,观察了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料比对转化率影响最大,该双亲性共聚物在醇/水混合溶剂中可自组装成胶束,用透射电镜表征了胶束的形态。  相似文献   
847.
利用吉林大学教学仪器厂生产的XL-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酯环氧丙酯(GMA)熔融接枝聚丙烯(PP-g-GMA)对PP/PA1010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GMA后,共混物表观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848.
通过测定,得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MPP)是提高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关键因素,而偶联剂的变化对体系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少,用仪器分析证实了酸酐基因与玻璃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当界面存在改性聚丙烯时,应选择A-174^TM硅烷偶联剂处理增强聚丙烯的玻璃纤维,而不是传统的A-1100^TM硅烷偶联剂。  相似文献   
849.
聚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填充IPN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填充方法合成的第一聚合物网络为非交联的聚丙烯(PP)多孔网状结构,第二网络为交联的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的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和网络II弹性体组分PnBA对网络IPP组分的增韧作用,探讨了弹性体PnBA的交联剂用量、基质PP取向等因素对填充IPN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0.
以烯丙胺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膜表面进行处理后,利用表面生成的氨基功能基团进行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所采用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戊二醛交联法和分子识别法.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丙烯膜表面的氨基基团可以有效地提高酶固定化效率,其中分子识别法可以得到具有最高酶活和酶稳定性的固定化酶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