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WAXS,SAXS和拉伸试验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结晶条件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和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室温淬火试样相比,等温结晶试样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厚的晶片、较高的拉伸模量及强度、较差的韧性,PIB的存在导致iPP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62.
用二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MSCA或XPS)研究了在纯氧和纯氮气中,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激发,使聚丙烯薄膜表面改性;在空气中用紫外光长期照射聚丙烯薄膜使其表面氧化.结果表明,后者与前者的氧化情况类似.氧化速率不同。在纯氧气氛中所获得的聚丙烯薄膜除了在最初阶段其表面含氧官能团主要是单键氧外,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含双键氧的官能团显著增加.经长时期放置后,含氧官能团(主要是含双键氧官能团)减少.用曲线拟合方式,研究了在3种情况下所获得的聚丙烯薄膜的表面光电子能谱团,对其氧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主要对中粗旦聚丙烯 FDY 在成形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变化作了详细地研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DSC、纤维取向因子等测试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断裂伸长线性下降,而强度在拉伸5.8倍时出现极大值;纤维的取向度随拉伸倍数的提高线性增大,计算机分峰结果表明,在高应力状态下,纤维中次晶的生成速率大于α晶。随着拉伸倍数的不断提高,纤维逐渐出现裂缝、微孔及原纤化,结构的破坏导致纤维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4.
采用云母增强聚丙烯后,PP/云母复合材料与纯聚丙烯相比,模量与弯曲强度均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冲击强度下降,甚至低于纯聚丙烯。此外,云母含量较高时,复合材料的流动性下降。基于 PP/云母复合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采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云母(PP-HDPE-EPDM/云母)和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云母(PP-HDPE-EPDM-EVA/云母)两种共混填充体系,对云母增强聚丙烯进行增韧和提高流动性的研究。通过适当的配比,两种体系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PP/云母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和流动性。此外,通过扫描电镜对偶联剂处理云母的界面形态和偶联效果也做了初步的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65.
程海  姚殳  党彬 《甘肃科技》2006,22(10):30-34,68
聚丙烯材料用于管道或衬里管道,以输送腐蚀和磨蚀性介质,从使用条件出发分析了在使用温度下聚丙烯的腐蚀、磨蚀、强度使用寿命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67.
覃海清 《科技资讯》2007,(27):22-23
文章根据聚丙烯纤维的性能,从防止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出发,探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防渗、抗冻、抗冲、抗磨等各项性能,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5-hexenyl-9-borabicyclo[3.3.1]nonane (5-hexenyl-9-BBN)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an MgCl2/TiCl4 catalyst intercalated in an organically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OMMT) with triethylaluminum (AlEt3) cocatalyst and diphenyldimethoxysilane (DDS) external donor. Thi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simultaneously results in both the exfoliation of MMT layers to realize the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PP)/MMT nanocomposites and the implantation of reactive borane groups in the formed PP matrix. The polymer-borne borane groups have been able to undergo an effi-cient hydrolysis process under ver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40℃, 3 h, in THF), introducing hydroxy groups into PP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polymerization-formed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the exfoliation of MMT). The resultant hydroxyl-functionalized PP/MMT nanocomposites exhibit enhanced structural stability against processing compared with those based on unfunctionalized PP matrix.  相似文献   
69.
70.
研究以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BMAC)作为PP抗静电剂,当DBMAC添加量为PP的0.5wt%时,制品加工成型7 d后,制品表面电阻率最低可降至2.88×1012Ω.抗静电耐久性良好,且几乎不受洗涤影响.制品对环境湿度依赖性小,环境温度升高,材料表面电阻率逐渐降低.利用X射线衍射和DSC分析了共混材料结晶行为.结果表明:DBMAC的加入没有改变PP晶型,但降低了PP的结晶度.通过TG分析,DBMAC削弱了PP的热稳定性,使PP各特征温度均向低温方向移动.且DBMAC在4种塑料中的抗静电优劣顺序为PP>PE>PS>A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