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光源的小角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方法研究了经过不同条件下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ressure-Induced-Flow Processing,PIFP)聚丙烯的长周期变化,揭示了不同条件聚丙烯微观结构变化的不同机制:不同PIF压力下,由于自由体积变化不大,片晶滑移受阻,片晶运动以偏转为主;随着PIF温度的升高(均在熔融温度以下),自由体积增加,致使片晶滑移较为容易,片晶运动以沿流动方向的滑移为主。  相似文献   
42.
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流变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加工条件对聚丙烯釜内合金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力学性能表征建立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加工条件下,聚丙烯釜内合金的熔融结晶特性和流变性能基本上没有变化.聚丙烯和乙丙橡胶组份间的相容性却随密炼加工温度的增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来源于剪切诱导组份间的相互扩散.高温密炼加工的聚丙烯釜内合金拉伸断裂伸长率表现出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耿洪涛  刘玉泉 《科技信息》2009,(18):262-263
丙烯聚合回收后,聚丙烯从聚合釜喷料至闪蒸釜,同时将闪蒸釜中尾气(低压丙烯气体)送至丙烯气柜。由于回收气体中含有氮气等不凝气体,而不凝气中仍然含有大量丙烯单体(高于60%),造成丙烯损耗。建立在丙烯膜回收系统中原料气和渗透气以及释放的尾气中丙烯舍量的分析方法,较好地指导了该系统的操作和正常运行,节约了大量的丙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4.
热解石墨作为基底电极,经予处理极化,浸渍聚丙烯腈,并经多步反应制成聚丙烯脒盐酸盐电极。此种修饰电极本身为非电活性的,用于钯的测定,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在10~(-6)—10~(-5)Mpd~(2+)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工作曲线。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形态、熔体的流变性质、共混物的热性质及初生纤维的染色性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P与PU为不相容的两相体系,PU以分散相分布于PP基质之中,其尺寸及形状随组成而变;共混物熔体的粘度-组成曲线上呈现一个极小值:当PU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的耐热性与纯PP相近;初生纤维的染色性也随PU含量的增加,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6.
以聚乙烯(HDPE),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其它助剂等对聚丙烯(PP)进行共混改性,可在PP的主转变或(T_g)温度变化不大,并满足一定热刚性要求的条件下,提高制件的耐低温性能,试验中,借助偏光显微镜,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作了考查,并用电子拉力机及动态粘弹仪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47.
分子量分布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分子量及其分布对注射成型聚丙烯样条的密度,结晶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的影响,不同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样品由化学控制降解制得,用数学方法分析了实验数据与分子量分布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48.
聚丙烯反应器共混合金中增韧成分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具有多分散结构的聚丙烯反应器共混合金机械性能测定、SEM和粒径分,研究了该材料中多分散乙丙共聚物(增韧相)的分散性、粒径大小及其与基体聚丙烯的相容性,以及对机械性能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分散乙丙共聚物在聚丙烯基体中具有很好的分散状态,分散相的平均粒径随共聚物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当含量达到34%时平均粒径仍非常小;同时发现两相界面间存在着明显的过渡层。说明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增韧相与基体有非常好的相容性,这是导致聚丙烯反应器共混合金具有很高抗冲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两种类型成核剂改性的聚丙烯的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成核剂的加入均可提高聚丙烯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并加快结晶速度.α成核剂的加入使聚丙烯结晶度增大,从而使刚性增加,但抗冲击强度有所下降;β成核剂的加入使聚丙烯中β晶含量大幅度地提高,从而使聚丙烯抗冲击强度提高,即韧性增加.  相似文献   
50.
阻燃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分析、锥形量热、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对其热解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分析表明蒙脱土片层在热解过程中显示出能量阻隔作用,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量;蒙脱土片层与膨胀型阻燃剂之间的协效作用使得纳米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CO与CO2释放量及比消光面积明显降低;将不同阻燃级别的材料制成电视机壳进行全尺寸锥形量热仪实验表明,V-0级别的阻燃聚丙烯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