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60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334篇 |
教育与普及 | 33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7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5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56篇 |
2011年 | 469篇 |
2010年 | 461篇 |
2009年 | 513篇 |
2008年 | 460篇 |
2007年 | 466篇 |
2006年 | 304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离析现象指摊铺材料中的粗细颗粒分布不均匀,出现明显分离,从而使新铺沥青混合料表面粗细集中,其周围没有足够细集料,空隙大,通常呈片状和条带状,它将严重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本人在公路施工中曾遇到的几项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的现象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3.
曾革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1):17-22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结合国外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级配组成、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选择、沥青及再生剂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了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为研究微胶囊对沥青路面微裂纹的愈合效果,首先利用聚脲甲醛(作为微胶囊壁)和生物油(作为微胶囊心)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和热重分析(TGA)探究微胶囊的外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然后将微胶囊用于制备微胶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Microcapsule/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离析试验探究微胶囊的掺加对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延度愈合率试验验证微胶囊的愈合效果,并结合宏微观试验分析其愈合机理。结果表明:微胶囊呈现类球状,且表面较为粗糙,增大了与沥青的接触面积。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较好,其囊壁可承受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环境。随着微胶囊的添加,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塑性和耐热性均有所改善。此外,复合改性沥青的储能模量和损失模量也有所提升,即微胶囊的添加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微胶囊与SBS和基质沥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微胶囊均匀分散在沥青内部并嵌入SBS呈现的网状结构中,这也在离析试验和荧光显微试验中得以证实。当微胶囊的掺量为0.4%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愈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6.
本文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出现的如车辙、坑槽、开裂等早期破坏现象的成因,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对水损坏现象进行了叙述分析说明,最后提出解决意见,以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7.
本文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文中具体讨论了沥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各环节的衔接程序,并对接缝处理给予了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28.
本文探讨了主动毫米波辐射计反空中涂层隐身目标的方法。分析了空中目标引入的辐射计天线温度信杂比,并利用美国1976年的标准大气模型[2]和Liebe大气吸收模型(1985)[3]模拟了噪声源在发射不同功率情况下的天线温度信杂比。结果表明对雷达隐身的几十公里距离的空中涂层目标,对主动毫米波辐射计不再隐身。 相似文献
29.
冷再生配合比设计一直处于模糊的摸索阶段,对工程现场铣刨RAP材料进行了冷再生配合比设计,既利用土工基层配合比设计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理念,也充分结合热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中马歇尔空隙率、稳定度、劈裂强度等理念,确定了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即RAP料占87%,石屑(0~5mm)占13%,水泥掺量为1.5%,最佳含水率7%,最佳沥青用量为2.5%。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