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6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0篇 |
丛书文集 | 243篇 |
教育与普及 | 17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9篇 |
现状及发展 | 58篇 |
综合类 | 38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82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86篇 |
2001年 | 200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MIL-101(Fe)用作吸附材料,借助XRD、SEM、XPS及氮气吸脱附测试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溶液浓度以及温度对其吸附草甘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时,MIL-101(Fe)对草甘膦的吸附效果最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MIL-101(Fe)对草甘膦的吸附速率明显增加,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和Temkin模型。MIL-101(Fe)吸附草甘膦属自发吸热的化学吸附反应,MIL-101(Fe)的中心金属Fe与草甘膦中O的配位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热力学熵增原理解释生物体系自组织现象的非平衡态。综述微量量热法在生命科学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应用及生物热分析在生命系统生理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为防止井筒内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在钻井液中添加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是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的扰动影响鲜有报道。为探究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对水合物层的扰动规律,利用超声波测试手段,研究了NaCl、乙二醇两类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岩样的过程,并讨论了适用于水合物地层钻井液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的钻井液相比未含抑制剂的钻井液会显著促进水合物分解,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水合物分解速度会大幅度增加;NaCl盐类抑制剂促进水合物分解的作用明显强于乙二醇醇类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引发的水合物分解呈现非匀速现象。深水钻探水合物地层时,防止地层中水合物的分解与抑制井筒中水合物的生成是相互矛盾的,研发适合水合物地层的钻井液配方来平衡这个矛盾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利用Nambu-Gorkov表示,讨论了在相对论Fermi-Bose系统中的BCS-BEC渡越条件及其热力学性质,得到了临界点附近费米子的激发能谱。给出了临界温度附近和低于临界温度区域的能隙表达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渡越区在临界温度附近存在着零质量准粒子的激发。 相似文献
105.
106.
研究了修饰活性炭对4-氯酚的静态吸附过程,并对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ZrO2-颗粒活性炭对水中4-氯酚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4h后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吸附过程符合Ma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温度下,ZrO_2-颗粒活性炭对4-氯酚的吸附熵变ΔS大于零,说明该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其焓变ΔH、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均为负值,说明4-氯酚在ZrO_2-颗粒活性炭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为物理吸附,非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无机锚固料植筋构件的抗震性能,以轴压比(0.2和0.4)、锚固长度(15D和20D)为控制参数设计了8个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试验过程中试件的两端加轴向荷载,节点处施加往复荷载,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各构件在反复荷载下的极限承载能力、极限变形能力与耗能能力.结果表明,无机锚固料后锚固压弯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与整浇构件理论计算值相近,但植筋深度为15D的压弯构件的延性比和能量耗散系数较低,植筋深度为20D的构件的延性比大且耗能能力高,满足抗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109.
<正>当今社会,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国家也制订了相关环保政策限制工业生产中带有烟尘颗粒的高温气体排放,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工业除尘装置技术上的局限性,高温气体除尘工作进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创造性地将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