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6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435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800篇
教育与普及   10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1篇
现状及发展   185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474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118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738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An MCM-41/mordenite composite with twofold porous structure and stepwise-distributed acidity was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sing zeolite mordenite as the silica-alumina source. The composite molecular siev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a mechanical mixture of mordenite and MCM-41 for their structure, acid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by means of XRD, N2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HRTEM, DTG, NH3-TPD and catalytic reac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composite molecular sieve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mechanical mixture, which might be ascribed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characteristic of zeolite mordenite into the mesoporous walls of the composite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thicker mesoporous walls, the highe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more strong acid sites. Furthermore, the new strategy could be used as a new genera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talysts for the reaction system with multifold large molecu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well confirmed by the dealkylation of C10^ aromatic hydrocarbon.  相似文献   
942.
根据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导出I型裂纹与任意形状夹杂相互作用力的近似表达式和一些特殊形状夹杂的简化算式.该解可快速算出I型裂纹与任意形状夹杂之间的作用力.由裂纹与夹杂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所揭示的复相材料中裂纹扩展特性、裂纹尖端材料的损伤机制和已有的实验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943.
纳米晶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对纳米晶体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本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回顾了国内外纳米晶体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工作,对国际上最新成果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尚未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4个关键点分别为:纳米晶体相与应变速率和晶粒尺寸相关的变形机理和本构方程、晶界相与应变速率和晶粒尺寸相关的变形机理和本构方程、含孔隙多相复合夹杂体的协调变形力学理论研究、实验制备和表征,并就这4个关键点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4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2.5Cu0.5N的Li脱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基负极材料Li2.5Cu0.5N在各种脱锂量下的Li脱嵌形成能以及相应的体积变化,讨论了脱锂前后材料的电荷密度,电子状态密度等电子性质.计算表明,Li2.5Cu0.5N晶体中LiN层的锂的脱出能要比LiCu层的锂小得多,即LiN层中的锂更容易脱嵌.结果还表明,各种脱锂量的Li脱嵌能大致在-2.72~-4.08 eV/Li之间.当脱锂量小于30%,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小,随着脱锂量的增大,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45.
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亮度、低驱动电压、结构简单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高效节能照明光源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分类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机分子化学结构与发光特性、成膜特性等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并预测了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6.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的绘画之一,本文从绘画工具与材料的视角,探索毕摩画的物化形式和不同媒介构成的绘画艺术语境状态,阐释毕摩绘画艺术的工具材料具有就地取材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论证了毕摩绘画艺术与材质“物语“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947.
在单电子紧束缚无序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维无序材料电子跳跃输运直流电导率计算模型,并推导其直流电导率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材料的直流电导率,分析不同无序形式下无序度对材料直流电导率的影响,探讨无序在材料电子输运中的本质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对角无序情况下,无序材料的直流电导率随着无序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无序度较小时,电导率随材料无序度的变化有振荡行为;非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小于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同时,在无序度较小的区域,材料的电导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性;完全无序材料的电导率大于非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而小于对角无序材料的电导率,且在完全无序情况下材料的电导率随无序度的变化关系与非对角无序情况下电导率随无序度的变化关系很相似;在无序度较大时,无论是对角无序、非对角无序还是完全无序情况下,无序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8.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49.
通过两种试验方案,研究了脆性材料HT200在压缩过程中的启裂点、断裂方向以及强度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脆性材料HT200单轴压缩时,启裂点位于应力三维度最大值处即试件中部,断裂方向为最大剪应力方向;不同尺寸的试件,其单轴抗压强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端面约束影响范围的大小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50.
钝顶螺旋藻的无机碳吸收及其碳酸酐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钝顶螺旋藻的无机碳吸收利用能力及其碳酸酐酶(CA)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螺旋藻在pH 9.0时具有最高的光合作用速率,其胞内CA酶活性较高,但在该实验条件下并未检测到胞外CA酶活性.螺旋藻的pH补偿点可上升到11.5,胞外CA酶抑制剂对其pH补偿点没有明显的影响,螺旋藻对HCO-3的吸收利用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机制,也可能会利用一部分CO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