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7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铲铲斗齿的修复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铲斗齿的磨损原因,提出了采用堆焊的方法对铲斗齿进行修复。详细介绍了铲斗齿的修复工艺,堆焊材料的选择及堆焊时应注意的事项。实践表明,此修复工艺切实可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23.
运用M 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WSi2/MoSi2复合材料与45#钢配副油润滑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可明显改善WSi2/MoSi2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80~120N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在油润滑下,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表现为点蚀磨损和磨粒磨损,偶件45#钢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磨粒的切削作用.图6,参13.  相似文献   
24.
在线铁谱监测系统中的非平稳磨损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0组齿轮箱磨损试验数据基础上,以磨损严重度指数为参数,分析了磨损过程的非平稳性,并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差分算子和标准化的处理,将试验数据序列进行了平稳化处理,推导出描述非平稳磨损过程的ARIMA(4,1,1)模型的具体结构.结合齿轮磨损试验和Hodrick—Prescott滤子方法分析,发现这种算法的趋势分析精度比以前使用的算法提高了9.8%,而且实时性好,适合在线铁谱仪现场运行使用.  相似文献   
25.
碳钢在液/固双相管流中的磨损腐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利用自行研制的管流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研究了碳钢在液/固双相流中的磨损腐蚀。结果表明碳钢在流动 5%河砂的双相 3.5 %NaCl溶液中 ,磨损腐蚀速度随流速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大 ,没有出现像单相流中磨损腐蚀速度显著降低的流速区段 ,其磨损腐蚀过程仍主要受阴极氧扩散控制。在液/固双相流中 ,碳钢阻抗谱为双容抗半圆弧 ,且都出现低频收缩现象。对碳钢施加阴极电流 ,由于抑制了电化学因素 ,大幅度削弱了与流体力学因素的协同效应 ,使碳钢腐蚀大大减轻。证明了在双相管流中 ,碳钢磨损腐蚀过程仍主要受电化学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6.
以滑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与粒径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磨损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铜合金销与碳钢盘在干摩擦条件下相互对磨所产生的磨粒群和销试样磨损量,发现磨粒的累积分布和微分分布特性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磨损开始阶段,磨损程度逐渐减小,磨粒群分布曲线由平缓变得逐渐凸、陡;达到磨损平衡状态后,磨损率达到最小,磨粒群微分布曲线的幅值达到最大,横向宽度达到最小;随着销与盘间互适性变弱,磨损程度增大,磨粒分布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横向宽度逐渐增大;磨粒分布曲线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磨损率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为科学诊断和预测摩擦学系统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MMT-0、MMT、粉煤灰、B4C作为填料在环氧树脂胶黏涂层中的作用。在WE/30液压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其剪切强度,得出最佳配比是:MMT为5%,MMT-0为50%,粉煤灰为l50%,B4C为125%,在罐式浆体冲蚀磨损试验杌上测试了最佳配比时涂层的冲蚀磨损率。结果表明:MMT作填料时剪切强度高,冲蚀磨损率低。  相似文献   
28.
蒸馏水润滑下Si3N4—白口铸铁摩擦面上表面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蒸馏水润滑下Si3N4分别与白口铸铁和碳钢(作对比用)配副的摩擦磨损特性.在SEM下观察了白口铸铁磨面表面膜的形成过程,用XPS、FTIR和XRD分析了表面膜的成分、组成与结构,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3N4在水润滑下摩擦时磨面上发生了氧化和水解反应:当Si3N4与白口铸铁配副时,由于铸铁中碳化物的剥落而形成剥落坑,Si3N4磨屑嵌入剥落坑并氧化和水解,其反应产物富集于剥落坑中,脱水聚合后形成硅胶,从而在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面积的含硅胶的表面膜,表面膜的形成保护了陶瓷和铸铁磨面,使其变得很光滑,从而使摩擦系数降至0.02,并使系统磨损率几乎接近于零;当Si3N4与碳纲配副时,由于碳钢没有能力富集Si3N4的氧化和水解产物,故磨面不能形成有效的表面膜,所以其摩擦系数仍然较高,且系统磨损率亦较大  相似文献   
29.
讨论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了Ti-6Al-4V合金表面注入N+离子后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Ti-6Al-4V经离子注入后,摩擦磨损性能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0.
对固液两相流渣浆泵叶轮出口处流场进行分析计算.探讨了叶轮出口处磨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