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27篇 |
免费 | 482篇 |
国内免费 | 39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98篇 |
丛书文集 | 595篇 |
教育与普及 | 37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1篇 |
现状及发展 | 73篇 |
研究方法 | 17篇 |
综合类 | 127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54篇 |
2022年 | 199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206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350篇 |
2014年 | 757篇 |
2013年 | 679篇 |
2012年 | 849篇 |
2011年 | 953篇 |
2010年 | 949篇 |
2009年 | 846篇 |
2008年 | 970篇 |
2007年 | 837篇 |
2006年 | 580篇 |
2005年 | 547篇 |
2004年 | 434篇 |
2003年 | 521篇 |
2002年 | 500篇 |
2001年 | 417篇 |
2000年 | 402篇 |
1999年 | 325篇 |
1998年 | 295篇 |
1997年 | 281篇 |
1996年 | 275篇 |
1995年 | 257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156篇 |
1991年 | 160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0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西安市某镇工程测量项目为研究背景,分析了RTK技术在城镇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情况,探讨了RTK与全站仪联合数据采集在地形图测绘方面的优越性,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72.
为实现太阳散射辐射的自动测量,设计一种简单方便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与全自动太阳跟踪器连接在一起,代替现有的遮光环装置。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通过利用直接辐射表赤纬轴的转动来实现遮光装置赤纬轴的转动,整个遮光装置放置在全自动太阳跟踪器外壳上,实现遮装置时角轴的转动。整个装置采用齿形带传动,在利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精度。 相似文献
973.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动态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不可避免会逐渐降低,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掌握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损失规律,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该文介绍了一套动态测量精度损失实验系统,可实现对动态测量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精度损失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实验系统研究动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损失规律是可行的,可以为提高动态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977.
采用分解GaP这一新型固态P源分子束外延在GaAs衬底成功制备了InGaP外延薄膜.3μm厚的InGaP外延层低温荧光峰位是1.998 eV,半峰宽为5.26 meV.双晶摇摆曲线的线宽同GaAs衬底相近.霍尔测量非故意掺杂InGaP外延层的室温迁移率同其他源或其他方法生长的外延层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深度学习由于其特征提取和非线性拟合等方面的优势,在软测量建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深度学习模型是一种黑箱模型,其预测结果难以解释,而且很难将关于过程的先验知识引入模型,这些缺点阻碍了它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另外,工业过程数据是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动态性的时间序列,其本质上反映的是过程随机变量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趋势,其包含了重要的流程信息,因此在软测量建模过程中引入过程的动态信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时空图注意力模型(temporal-spatial 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TSGAT),并将其应用在复杂动态工业过程的软测量建模.该方法通过给定变量间结构图来为模型引入先验知识,利用图注意力网络构建变量间的显式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图注意力网络信息聚合的能力对每个时间步的数据完成图上的特征提取,再使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提取时序特征,进而完成对质量变量的预测.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将该方法应用在实际工业案例合成氨过程中的高低温转换器单元一氧化碳含量的软测量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引入先验知识,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79.
980.
为解决远距离同轴传输线长度的便携式精密测量问题,以STM32G4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完成了便携式高精度相位差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深入探究了误差产生原因及提高测量精度措施,实现了同轴传输线中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的精密测量,通过计算获得了待测传输线的准确长度,测得的相位差及长度数据由OLED液晶屏显示。经多次系统调试测量,由所获得数据表明,相位差测量精度可达0.05°,且系统体积小、成本低、便携带。可用于远距离同轴传输线长度的准确测量和鉴定其品质,在精密测量领域前景良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