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85篇 |
免费 | 597篇 |
国内免费 | 51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26篇 |
丛书文集 | 739篇 |
教育与普及 | 47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4篇 |
现状及发展 | 98篇 |
研究方法 | 20篇 |
综合类 | 160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75篇 |
2020年 | 264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431篇 |
2014年 | 963篇 |
2013年 | 845篇 |
2012年 | 1080篇 |
2011年 | 1205篇 |
2010年 | 1185篇 |
2009年 | 1069篇 |
2008年 | 1209篇 |
2007年 | 1058篇 |
2006年 | 740篇 |
2005年 | 683篇 |
2004年 | 554篇 |
2003年 | 643篇 |
2002年 | 609篇 |
2001年 | 548篇 |
2000年 | 502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356篇 |
1997年 | 348篇 |
1996年 | 334篇 |
1995年 | 314篇 |
1994年 | 251篇 |
1993年 | 206篇 |
1992年 | 193篇 |
1991年 | 188篇 |
1990年 | 150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0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61.
为解决竞技状态下运动员三维姿态现场测量的需求,利用非接触式摄像测量方法和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量身打造的专用观测设备,采集了8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改进方法识别与定位运动员关节点的三维信息,进而开展了运动员姿态测量与动作分析研究,获得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及主要关节夹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起跳速度是影响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获得了起跳到飞行初始阶段肢体角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和设备可为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姿态及器械运动参数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其所获得的观测结果可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62.
针对航空航天中大量应用的管路高精度快速测量难题,提出了基于蛇模型的管路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管路灰度图像边缘特征,借助阈值分割和高斯滤波消除图像噪声,先结合蛇模型获取精准的管路图像边缘,贪心算法进行迭代以保证收敛效率,利用极线约束原理得到二维管路中心线点云,然后根据视觉投影原理,重建管路三维模型,最后使用多目视觉系统拍摄的照片进行结果优化以保证重建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管路的测量精度为±0.15 mm,简便高效,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同时,实现了管路圆弧段弯曲半径的测量,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63.
基于CAN总线的机械海流计测控模块设计 《山东科学》2021,34(3):9-18
针对目前机械海流计功耗大、姿态测量精度较低、体积大、维护复杂、流速流向测量数据单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并以STM32F103RCT6芯片为控制核心的低功耗机械海流计测控模块,并给出了测控模块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接口电路、通信协议、软件设计及主要技术指标。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块不仅实现了海流流速和流向的信号采集与控制,而且通过CAN总线的可拓展性,可以实现对不同海流层流速流向的测量,拓展了海洋水文测量的范围并提高了其灵活性。 相似文献
964.
由于浓密脱水过程中浓密机的底流浓度难以在线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度学习的软测量建模方法,用以解决底流浓度的在线检测问题.该方法精度高,泛化能力强.首先,在浓密机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建立正常工况下的历史数据集;然后,利用宽度学习系统对软测量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浓密机底流浓度的在线预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965.
传统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算法无法处理相干信号,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重构噪声子空间的高精度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阵元接收数据的自协方差与互协方差信息构造成增广矩阵作为新的协方差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相应的噪声子空间和特征值矩阵.为了获得更精确的信号向量,重构一个由新特征值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所组成的噪声子空间.最后通过谱峰搜索得到DOA估计值.算法不影响对非相干信号估计的效果,并且比IMMUSIC(improved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在低信噪比及信号入射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也有良好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低信噪比及低采样快拍数的条件下,能有效估计出相干信号的波达方向. 相似文献
966.
为了捕捉城市慢行道路中空气污染的高时空分辨率特征, 构建了基于微型传感器的骑行测量平台, 通过收集福州市西三环快速路沿侧慢行道亚微米颗粒物(PM1.0)和黑碳 (black carbon, BC) 的质量浓度样本, 可视化解析交通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原因. 研究表明: 慢行道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整体呈现小区侧大于沿江侧, 交通早、晚高峰大于中午; 早高峰 BC 稳定聚集但 PM1.0 波动较大, 晚高峰则相反; 慢行道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下降与临近主干道的距离、植被丰度正相关; 颗粒物冷点距离干道远且四周植被覆盖高, 热点多分布在施工与拥堵的复杂交通环境中; BC 热点与复杂路况同步, 但 PM1.0 热点还与周围环境相关. 因此, 有必要聚焦道路交通排放的主要构成, 并结合局部地形、空间、环境等因素来改善慢行道空气质量, 从而提升健康出行品质. 相似文献
967.
依托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构建虚拟检测几何误差场景,开发一套具有“学—练—考”三大模块的三坐标几何误差测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集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原理、操作、误差评定及数据分析为一体,以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减速器下箱体为测量对象,按照箱体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表面进行虚拟仿真环境构建,模拟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和工作步骤,高度还原实训体验。提供在不同的实验条件和操作下的检测数据、数据分析和实验操作,以及考核生成的考核线上实验报告作为虚拟仿真实验输出。该平台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了大型复杂设备测量几何误差实体实验训练不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前沿科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968.
体温通常用于筛查传染病、监测治疗.为了确定皮肤表面温度.通过恒压式测温电路测电阻的方法,研究设计了可穿戴式多点体温监测系统,以STM32F103C8T6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作为感温元器件,ADS1256芯片为温度信号调理器,蓝牙模块为无线传输单元,用LABVIEW设计上位机界面.热敏电阻及分压电阻构成的恒压式电桥电路进行8路温度数据的采集,24bits超高精度模数转换模块配置差分输入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及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据在单片机中处理和运算;最终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至上位机.采用Stein-hart方程的四阶公式对热敏电阻作线性补偿.从软件和硬件上减少环境干扰和体温分布不均的影响.分析了温传感器的温度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分辨率达0.01℃,测温准确度可达±0.02℃.此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并且该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低功耗,可用于需要精密测体温场合. 相似文献
969.
970.
为克服接触式测量传感器附加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非接触式声压测量获取结构近场的辐射声压信号,提出Hilbert-Huang变换二次滤波时频分析方法对非平稳的近场声压辐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了在强噪声环境中对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在实验室对一跨径为11.2m的H型简支钢梁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钢梁的前3阶固有频率,平均误差在0.5%以内,并成功获取结构的模态振型。该方法为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获取和结构健康监测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