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对中西两部作品中编排相似的两个爱情故事进行比较,分析纽兰·阿切儿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的相同的成因,并以两个主人公不同的结局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妥协在一定的时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阿切儿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最终他发现新的生活顺序也有它好的一面。对旧秩序的反抗并不要求象贾宝玉一样,以生命为代价,当一块远离尘寰的顽石,那是既可悲又可笑的举动。最佳的途径就是努力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相似文献   
22.
《漳州师院学报》2021,(3):56-61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多元文化是在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文化记忆不仅是移民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移民作家的创作源泉。以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思想为契入点,可以对美国本土裔、亚裔、犹太裔、非裔、西裔等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进行梳理与考查,提出美国族裔共同体思想是勾连族裔文化记忆的独特脉络。通过探讨各族裔文学内部,能使我们发现族裔之间形成文化记忆共同体的潜能,并展望各个族裔与主流文化协商互动中形成的更高层面的文化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23.
身份问题对于散居海外、生存在多重文化夹缝中的美国华人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首部作品直接以“骨”命名,体现了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取向。以后殖民身份理论为支点,分析《骨》中美国华裔在族裔身份探寻过程中所经历的中式身份解构、美式身份建构及杂糅式身份的重建历程。  相似文献   
24.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另类”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安.波特在小说中通常把人物置于一种人力无法控制的环境中来体现人物的生存困境。本文借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功能性人物与心理性人物两个概念来解读波特小说中的两类"另类"人物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5.
论《威尼斯商人》中弱势群体的反抗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威尼斯商人》几位主人公中,夏洛克和鲍西亚虽然处于不同阶层,但他们两个都是这部戏剧中的弱势群体;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人被基督教徒压迫;鲍西亚作为女性在当时社会也是附属于男人,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莎士比亚对当时的这种社会情况非常不满,他试图通过两位主人公语言和行动来表达他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26.
本文在长期研究马帮文化的基础上,对大西南马帮在漫长的运作时日中形成的大胆冒险、吃苦耐劳等一系列精神特征作了总结和论证。  相似文献   
27.
沈从文的人格是热爱生命、对战争有所反感的,他从人性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战争,反省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在湘西土著部队五年的士兵生活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呼唤人们抗击战争对人的奴役,亦即必须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信守精神自由,追求在"美·爱与神"中实现人格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8.
郑有利 《科技信息》2011,(31):448-448,433
《美国在心中》是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布洛桑通过自身的经历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痛苦,第一代菲律宾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种族迫害以及菲律宾人民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的反抗。而布洛桑想通过这样一部自传为自己本民族的人民发声,颠覆主流话语的统治与压迫,重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9.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通过对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命运的描述,无情地揭示了在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被扭曲的人性,让人们看清了殖民掠夺和种族歧视的丑恶本质。玛丽的一生也就是对艰辛生活、对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对种族歧视政策和殖民主义制度以及对白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艰辛的反抗历程。  相似文献   
30.
兰岚 《科技信息》2009,(10):107-107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在舅父母家长大,少年被送入寄宿学校,成年后,到贵族罗彻斯特家做家庭教师。几经周折,最终成为罗彻斯特的妻子。简·爱性格坚强自尊,具有独立、反抗精神。她是十九世纪争取家庭和社会生活平等权利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