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lth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is being conducted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ave never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only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rock exposed in Hong Ko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very rich in organic matters, which has an averag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of 1.9% and chloroform bitumen ““A““ range from 0.14% to 0.24%. The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 varies from 880 to 1800 pp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io is specific from 5 to 9. The index of pyrolytic hydrogen is up to about 600 mgHC/gTOC.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The lamalginite is the major maceral of the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lso suggest that the organic materials of the source rock are of type I and type Ⅱ1, with abundant gammacerane, γ, β-caro-tane and C24 tetracyclic terpane, which indicate that it was formed in the salt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the source rock has evolved into a mature phase. The organic inclusions are found within calcite veins in cracks of the source rock, indicating that hydrocarbon has been generated and a secondary migration has happened. The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about 200-300 m thick, thus having considerable hydrocarbon potential. The discovery of the high 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will certainly provide insight on hydrocarbon resource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相似文献   
52.
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53.
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回顾了客家的族群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对客家研究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还探讨了全球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4.
于鹏杰同志的《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认为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使得许多民族自愿或不自愿的采用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并导致了新时代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困惑。如此评价,实有误解乃至歪曲中国政府民族政策的嫌疑。新时代族群认同的困惑不是由于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造成的,而是在于“族群”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民族、族群认同表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5.
乔健教授可以说是国内人类学者中田野经验最丰富、调查接触族群文化种类最多的一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研究、大陆少数民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探讨等五大领域,其文化视野之辽阔,对社会文化与族群的理解与阐释之深远与透彻,最受同行友辈钦敬,也对后学者富有启发。  相似文献   
56.
沙阿鲁阿族是台湾原住民邹族的三大族群之一,以三民乡民权村的沙阿鲁阿族来看,民权村的原住民以布农族为主,其次为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通用的原住民语言是布农语,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后裔,多年来被视为或自视为布农族而不自觉。但近年来随着族群意识的高涨,后二族群的后裔,纷纷挺身而出,声称自己的族群认同。从中我们看到国家与地方的折衷以及不同族群间的冲突与妥协。如何为族群间寻求一相处之道,是今日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7.
非均衡山脉的河流水力侵蚀模型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stream-power incision model)常被用来分析山脉地形是否达到均衡. 蓬莱运动的弧陆斜碰撞使得台湾岛造山带的山脉呈现成长的前均衡(南部)、均衡(中部)、崩塌的后均衡(北部)等三个不同演育阶段的地形. 利用基岩河道的坡度(S)与集水面积(A)的关系来分析台湾岛造山带的河流可得到此三种状态的山脉地形特征. 分析结果发现, 台湾岛中央山脉东西两侧的S-A图呈现直线型态, 显示基岩河道的河床高程不随时间改变(dz/dt = 0), S-A直线的斜率与其截距分别与均衡地形发育的时间和地体抬升率的大小有关. 而台湾岛造山带的南部与北部之S-A图则分别呈现上凸与下凹的型态, 显示基岩河道的河床高程分别随时间成长(dz/dt> 0)与降低(dz/dt < 0), 它们的切线截距仍可反映地体的抬升率.  相似文献   
58.
天然岛状地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岛屿生物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天然岛状地的界定.根据天然岛状地随时间演变或比例尺变换后的演变模式可将天然岛状地分为孤岛型、群岛型、环型、半环型、弧型和直线型6类,根据其演变面积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纯天然、准天然、半天然、弱天然岛状地4类,从而反观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向和强度,并以中国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为案例,分析了天然林岛状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剖析了天然岛状地研究对于生态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赵烨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6):659-661
在考察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岛西北部地质湾海滩沉积剖面中的同种浅海底栖褐藻(Halymenia sp)的 14 C年龄,即15~17cm层褐藻 14 C年龄为(885±70)a、92~95cm层褐藻 14 C年龄为(1440±75)a、现代褐藻14 C年龄为(695±70)a,并利用不同时段褐藻 14 C年龄内差法消除了南极海源有机碳的14 C年龄老化问题;分析了地质湾海拔6.84m的海岸低阶地上残留古湖相硅藻沉积层的 14 C年龄为(2430±75)a.从而建立了研究区近2500a海平面变化系列:在公元前4~13世纪初海平面相对快速下降,其速率为0.31cm/a;在13世纪初~18世纪中期海平面相对上升的速率为0.14cm/a;自18世纪中期以来海平面相对上升的速率为0.07cm/a.  相似文献   
60.
文章对于日本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化学史》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该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概括了直到1992年以前的最新研究成果;(2)严谨性,运用文献丰富,以求得出严密结论;(3)辩驳性,注意从不同见解的争论中进行阐述,自然得出结论;(4)社会性,注意把化学发展置于整个社会中考察,揭示深层动因;(5)比较性,注意把中国化学发展置于世界范围考察,体现中国的特点和作用;(6)形象性,运用相当丰富的图片进行叙述,具体、生动;(7)日本视野性,以日本学者特有的角度阐述中国化学发展,具有独到之处。文章还指出了该书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