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改变传统固定床过滤装置的间歇操作,降低过程能耗,集清洗洗涤器、三相分离器及滤料"反粒径"分布三项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颗粒移动床连续过滤装置,讨论进气速率、清洗水速率以及移动床滤层更新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进气速率和清洗水速率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保证装置稳定运行,连续操作的最佳气水体积比为7~12,此时移动床滤层更新速率很快,滤料循环最小周期只需12min;滤料由进水口到出水口粒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反粒径"自然分布;随着处理负荷的增加,移动床比固定床有更好的出水水质;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浓度对出水效果和去除率具有很大的影响,浊度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8.89%和83.48%.  相似文献   
192.
为保证矿浆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对矿浆进行在线成份检测.然而,旋流池的水流是紊流且纹波较大,同时为满足矿浆成份检测仪的测量精度要求,冶金铁矿浆输送管道将矿浆从粗选车间送至矿浆旋流池时,要在旋流池对矿浆的体积浓度进行控制.本文通过对矿浆的浓度等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并基于神经网络辨识PID动态调节算法进行补水阀的实时控制,有效控制矿浆的体积浓度比,以满足生产和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3.
针对大唐安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2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粗粉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制粉单耗高,分离器内部积粉等问题,提出了将原轴向型粗粉分离器改造为双轴向串联型粗粉分离器的方案。改造后粗粉分离器分离效率提高了14%以上,制粉单耗降低了3~5kW·h/t,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4.
建立了重力势能驱动的旋流冶金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反应器内部的流场和气体体积分数的分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计算过程的可靠性;重力势能驱动冶金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旋流效果,其中前弯型叶片反应器旋流效果最佳.参数研究表明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混合管内的气体体积分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曲率半径为150mm的叶片反应器有较大的气泡出现.  相似文献   
195.
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线-板式静电分离器中微米级别油滴(2μm)的流动特征进行可视化研究,得到在充分发展的层流条件下(进口气流流速0.16 m/s)电流体随施加电压变化的典型流型及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电流体流型和速度的分布随着施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在外加电压低于起晕电压(小于8 kV)时,流场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8~12 kV),放电电极附近及分离器的下游油滴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以喷嘴的形式向两个收集电极移动,径向运移速度和放电电极上游轴向速度随电压升高而升高;当施加电压大于12 kV时,在放电电极上游电流体二次流以两个对称的反向旋转涡的形式出现,涡的大小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径向运移速度最高可达0.4 m/s,同时在静电分离器下游出现回流,二次流和回流的出现阻碍了流体沿轴向运移;分离效率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6.
贫油预混燃烧室出口的强旋流和温度不均匀特征向下游迁移,直接影响了下游涡轮静叶栅端壁的气动性能,进而改变了气膜冷却端壁的传热冷却特性。设计了具有典型速度和温度出口特征的燃烧室,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设计的燃烧室出口具有典型的旋流和温度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剪切应力传输湍流模型SST k-ω研究了燃烧室出口旋流对静叶栅端壁流动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燃烧室出口旋流核心与静叶栅沿栅距5个相对位置时气膜冷却端壁的流场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研究表明:当燃烧室出口旋流中心正对静叶片1时,马蹄涡压力面分支横向迁移被削弱造成滞止点向下游移动,端壁传热恶化,第3排气膜冷却射流被带离端壁,绝热气膜有效度降低;旋流中心正对静叶片2时,马蹄涡压力面分支裹挟第2排气膜冷却射流冲击吸力面,二次冷却效果提升的同时端壁面平均气膜有效度提高,最大值为0.148,无量纲面平均热通量减小了0.055 5。该研究揭示了燃烧室出口旋流对下游静叶栅端壁流场型态和传热冷却特性的影响机制,为端壁气膜冷却布局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基于数值试验系统考察了进料体积分数对旋流分离柱分离性能及颗粒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料体积分数的增加,各粒级在底流中的分配率降低,分离粒度增加,底流夹细现象减弱,但过高的进料体积分数则导致溢流跑粗现象.高的进料体积分数意味着旋流分离柱内颗粒聚集程度增加,随内旋流运动的颗粒量增加.在Z=-400mm平面,颗粒轴向速度随着进料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向底流口运动的颗粒所需要穿过的内旋流区域增大,粗颗粒被内旋流裹挟的可能性增加.随着进料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切向速度降低,导致颗粒受到的离心力减小,向内迁移的可能性增大,进一步增加了颗粒在内旋流区域的聚集.  相似文献   
198.
以水做实验工质,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切向旋流在各截面上的时均速度分布、紊流强度、雷诺应力等参数进行了详细地测量,得到了旋流强度的衰减规律,对这种旋流的流动结构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所研究旋流的入口标称旋流数在1.0~15.7之间,轴向平均雷诺数范围为10000~80000。  相似文献   
199.
在 4种不同折流板支撑条件下 ,对旋流管式换热器进行了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 ,并根据 Bergles性能评价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旋流管管束最佳支撑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0.
用液滴碰壁模型对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参数的液滴碰壁后各参数的变化,应用液滴碰壁模型对波形分离器内进行了二维数模拟,计算出不同液滴直径在同一入口条件下的分离效率,得出液滴开始发生沉积和完全沉积的临界速度,并计算出发生飞溅的液滴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发生飞溅现象时,液滴的直径已不在波形板内液滴直径分布的主区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