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8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6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吕绿绮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20-22
新经济是以新技术、新知识等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使企业文化生存面临种种挑战,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实施企业X再造进而达到文化再造将是新经济下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92.
杨光伟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2,9
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垄断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新经济政策等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着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3.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影响不断扩大,知识的积累作为科技持续进步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使它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在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挑战使得研究知识经济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国际经合组织的报告认为,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四大主要特征:一是科技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二是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三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四是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4.
95.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96.
孙国军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26-28
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在此前形成的新经济政策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划一。这一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一模式存在极其严重的弊端,使苏联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的边缘,尤其是后来把他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7.
98.
美国的新经济发展分为新经济1.0版和新经济2.0版:前者的时间区段为1991—2000年,而后者的时间区段是2000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新经济与美国新经济1.0在技术基础、产业结构、运行规则等领域存在显著差异,但与美国新经济2.0在内涵、表现、形态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美国新经济2.0的发展经验可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中国新经济对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治理机制、劳资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并以此影响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中国新经济发展,不仅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应充分吸取美国新经济2.0发展的有关经验,培育技能型和复合型的新型人才、构建企业信息平台、设计新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以及构建与新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等. 相似文献
99.
<正>目前,世界各国都把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低碳经济的投入越来越大。低碳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生态保护,都需要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0.
杨靖筠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中农化和阶级分化。中农的人数、经营规模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农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苏维埃政府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剥削现象,但未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农村阶级关系没有发生急骤的变化。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农村各个阶层的经济实力都获得了明显的增长。研究这一时期苏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无疑会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