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61.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监测缺血性脑卒中卒中灶及脑干的温度变化.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健康对照15例,分别于第1周及第8周行常规轴位T2WI,FLAIR及MRS扫描,测量卒中灶及脑干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aca acid,NAA)化学位移,通过公式T=37+100(CSNAA-2.035)计算相应脑区温度,观察并对比分析数值的变化.结果患者卒中灶温度第1周高于第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灶温度第1周高于健康志愿者相应脑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能从分子水平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区温度变化,并有望用于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62.
为了探讨缺氧对动物器官及抗氧化水平的损伤,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空白缺氧组大鼠在5000m海拔高度下,连续缺氧15d,每天8h,实验期每周称体重一次。比较两组大鼠的体重、脏器/体重、血清SOD和GSH-PX活性以及血清MDA含量差异。结果显示:空白缺氧组大鼠体重的增加(P<0 05),导致心、肝、肾、肺和脾脏与体重比显著增大(P<0 05),使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 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 05)。  相似文献   
863.
目的:检测番茄红素作为保健食品的功效。方法:该试验以SPF级昆明种小白鼠为试验对象,以亚麻籽油为溶剂,将番茄红素配制成溶液,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按照小鼠体重给予三个试验组的剂量分别为0.33g/kgBW、0.67g/kgBW、0.1g/kgBW。同时设计空白和溶剂两个对照组,连续经口灌胃小白鼠受试物30天后开始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1.受试样品低、中、高剂量组常压耐缺氧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无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能明显延长亚硝酸钠中毒后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3.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组小鼠喘气时间(P<0.05)。结论:综合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可认为番茄红素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4.
缺氧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研究缺氧对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快钠电流(INaT)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可减小豚鼠心室肌细胞INaT,且呈时间及电压依赖性,缺氧15min时,INaT平均电流密度由对照值(47.36±7.26)pA/pF减小到(36.07±5.58)pA/pF(n=6,P<0.05)。提示缺氧对心室肌细胞INaT的抑制作用可能明显延缓兴奋在心内的传导,从而在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5.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关键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4.2软件对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对筛选得到的34个活性化合物和35个缺血性心脏病关键靶点进行拓扑分析,揭示了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靶点为PIK3CA、JAK2、MAPK14、KDR、PIK3CB、PTGS2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参与了蛋白磷酸化正调控、血管新生正调控、胞质钙离子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正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大多数基因富集到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通路、肿瘤蛋白多糖、癌症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因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了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深化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6.
为了研究白肉灵芝水提物(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aqueous extracts, GLAE)对新生大鼠胆红素脑病的改善作用。腹腔注射胆红素建立高胆红素血症大鼠模型,将新生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GLAE低剂量组、GLAE中剂量组和GLAE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200 mg/kg)GLAE处理。利用试剂盒检测血液样本和大脑组织中总胆红素水平,比色法检测大脑组织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e specific protein, S100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 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3,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 相关X(Bcl-2 assaciated X, Bax)、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经GLAE干预后,大鼠血清及大脑组织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P < 0.05,P < 0.01);大脑组织SOD、CAT、GSH-Px、Na+-K+-ATP和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 < 0.05,P < 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 < 0.05,P < 0.01);血清TNF-α、IL-1β、NSE、S100β含量显著降低(P < 0.05,P < 0.01);大脑组织Caspase-3、Bax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 0.05,P < 0.01),Bcl-2、BDNF、NGF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 < 0.05,P < 0.01)。以上结果表明GLAE能减轻过量胆红素对新生大鼠的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善新生大鼠大脑能量代谢,提高大脑抗氧化能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抑制炎症反应及凋亡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67.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筛选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关键基因(hub genes),进而预测潜在的IS治疗药物。对正常组和双侧颈内动脉闭塞(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BICAO)组的大鼠皮层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对筛选得到的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网络,获得关键基因,根据关键基因预测IS相关药物。本研究共得到197个显著DEGs,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途径。DEGs间有着紧密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因中,ORM1、SERPINA1、GC都参加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过程,是IS发病过程的关键基因。因此,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在I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针对IS的关键基因如ORM1、SERPINA1、GC进行药物治疗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8.
目的:探讨1例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整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致病突变,通过Sanger测序验证阳性发现,并根据ACMG指南和标准,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为1.5月龄女婴,因发现皮肤黄染1月余入院。体检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1 cm,质软。生化检查示血清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等水平升高,伴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和贫血。诊断为胆汁淤积症。遗传学分析发现患儿为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与c.1314-4144_c.1452+3373del7658bp的复合杂合子;前者为母源性致病性变异,后者导致整个外显子14缺失,为父源性新变异,根据ACMG标准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病因诊断NICCD。经更换无乳糖并强化中链甘油胆汁的配方奶粉喂养,患儿病情迅速好转。结论:通过分析1例NICCD患儿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识别一个长达7658bp的SLC25A13基因缺失变异,扩展了SLC25A13突变谱,为NICCD确诊和遗传咨询提供了新的分子...  相似文献   
869.
8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