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湖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精确定年和孢粉分析, 结合现代表土孢粉数据, 重建了该地区16.7 cal ka BP 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 结果表明, 在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 (16.7~7.9 cal ka BP)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 A/C 值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 气候干旱. 其中在16.7~8.9 cal ka BP 期间, 气候环境最为恶劣; 8.9~7.9 cal ka BP 为气候环境逐渐改善的过渡期. 研究区在中全新世(7.9~4.3 cal ka BP)为荒漠草原/草原, 有效湿度明显升高, 气候环境相对最为适宜, 湖泊周围高地可能有片状的桦木林地出现. 在4.3~3.8 cal ka BP 这一短暂时期, 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 有效湿度显著降低, 可能是一次百年尺度的干旱气候事件. 研究区在晚全新世(3.8~0.53 cal ka BP)呈现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草甸景观, 有效湿度相对较高, 气候环境相对较为适宜; 0.53 cal ka BP 以来, 呈现荒漠植被景观. 区域对比显示, 该地区16.7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气候干旱, 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  相似文献   
202.
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物在南极点雪层内的记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圈火山灰气溶胶含量激增,连同1991年8月智利哈德森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一道,导致自1991年12月起南极点降水中SO^2-4开始增加,激光雷达同时也观测到富含火山微尘气团的到达。雪样中火山微粒的电镜分析结果,以及据物质平衡观测值估算的年代等表明,1994年12月在南极点0.1-0.9m雪层中可钭2次火山喷发事件区别开采、估算出南极点处皮纳图博火山和哈  相似文献   
203.
以9个AMS14C 年代为框架, 以现代花粉研究为基础, UG04孔高分辨率孢粉记录重建了蒙古国中部8660 a 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7800 a BP以前研究区植被以草原为主, 气候温和略湿润, 其中8350~8250 a BP气候凉湿; 7800~6860 a BP旱生植物增加, 气候转向暖干; 6860~3170 a BP半荒漠草原扩张, 气候持续暖干; 3170~2340 a BP旱生植被退缩, 远山森林草原发育, 气候转凉变湿, 末期湿度条件达最佳; 2340~1600 a BP气候较凉湿; 1600 a BP以来气候波动较大. 与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表明, 蒙古国中部到中国西北干旱区可能存在持续干旱的中全新世气候. 重建结果与GCM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有较好的呼应. 此外, UG04孔孢粉记录揭示了若干气候变冷事件, 部分可与北大西洋地区对应, 但表现为冷湿.  相似文献   
20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MCS-51系列单片机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用于电焊机动特性的测试软件。采用PP-40绘图打印机可打印出焊机动特性特征参数,并可描绘焊接电流、电压的动态波形。从而解决了《弧焊电源》课程实验和直流焊机动特性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5.
利用高精度交错网格有效差分技术,以及参数平均算子实现非水平地表条件下瑞雷波全波场模拟.针对地裂缝的特殊地形条件进行瑞雷波的传播模拟,从炮记录和频散曲线两个方面讨论其传播特征.实验表明:不均匀浅地表地形条件会对能量的分配以及波形的转换产生影响,在勘探时要尽量对其加以避让.  相似文献   
206.
刘静 《创新科技》2014,(6):40-41
新增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不足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论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新增专业文献建设的调研,针对新增专业资源建设学科化的新模式构建,以尽快构建适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7.
提出了一种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估计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频偏的新方法.传统的ICA算法进行频偏估计需要通过不同手段获得多路混合信号,该方法只需利用相关检测技术处理单路OFDM信号,获得观测信号向量,通过ICA算法分离出含频偏信息的信号,然后估计OFDM系统的频偏.与传统的频偏估计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CSI)和辅助信息,不需要额外的带宽,大大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频偏估计准确度较高,估计范围可以达到±0.5倍的子载波间隔.  相似文献   
208.
对若尔盖高原泥炭沉积的可靠加速器(AMS)^14C测年和分辨率达15-30年夏季风气候代用序列的建立,揭示了青藏高原全新世的多次干冷事件。其中较为显著的事件分别为12800,11300,10200,9580,8900,6400,4400,3700,2800,1500aBP(校正年龄),它们既可与高纬北大西洋浮冰碎屑事件一一对比,又可与低纬海面的一些降温事件相对应。频谱分析表明全新世的高频变化具有百年至千年尺度的准周期,反映了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以及百年至千年尺度的韵律在中纬度地区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209.
全球变暖是否导致台风增强:古风暴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am-biu Liu 《科学通报》2008,53(13):1489-1502
近年来台风活动异常, 它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还是处在年代际变化的活跃期, 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争论的焦点和热点. 由于台风器测年限太短, 对台风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认识不足, 特别是对破坏力巨大的超强台风活动规律的认识更是有限, 因此亟需延长台风资料的时间序列. “古风暴学”便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 始于20世纪90年代, 通过研究地质记录和历史文献, 重建器测时代之前几百年至数千年的古台风活动规律. 在对近十几年来古风暴学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代用记录在古风暴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古风暴学研究开始由比较单一地依靠典型风暴沉积特征, 逐步发展为综合运用微体化石、有机元素比值和同位素等方法, 进行风暴事件沉积的判识. 近年来又发展了树轮、洞穴石笋和珊瑚礁等年生长微层的氧同位素分析法. 历史文献资料也得到比较系统的整编和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台风登陆频数与全新世气温长周期波动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 台风活动与ENSO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 La Niña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和登陆中、北美洲的飓风数明显多于El Niño年, 这与现代台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另外, 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但二者之间的长周期关系仍不清楚. 这些认识对于理解全球变化与台风趋势性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风暴学研究今后需加强: (ⅰ) 代用记录形成和保存机制的研究; (ⅱ) 不同代用记录的对比验证; (ⅲ) 区分风暴沉积与海啸等其他高能事件沉积; (ⅳ) 古风暴强度的重建工作; (ⅴ) 数值模拟; (ⅵ)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古风暴学对比研究, 增强台风发生机制与周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0.
为了分析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漏油原因,同时避免车辆漏油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提出一种基于售后服务记录的漏油分析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自然语言情感分析技术,通过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Att-BiLSTM)根据漏油描述文本进行漏油程度量化;然后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并结合BP神经网络,基于卡车相关生产数据对漏油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建立漏油程度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对漏油相关原因的分析结果可为卡车制造企业提供工艺改进的依据,同时,根据预测模型分析漏油程度的恶化趋势,可避免严重漏油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