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三维三分量采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在小断层、薄煤层及煤层裂隙探测等方面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2.
通过地质勘探和井下地质调查,总结了顶峰山井田的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成因和构造对煤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高分辨率声学剖面资料是识别海洋灾害地质现象的有效手段。该文利用国家“126”专项调查在黄东海海域获得的各种声学剖面及历史资料,在黄东海海底及浅层识别出多种灾害地质类型,如潮成沙脊、沙波、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根据对它们的声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的分析。作者认为:潮流是黄东海海底表层灾害地质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而浅层灾害地质因素以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为主。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CT诊断和临床治疗 ,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
坨 -胜 -永断裂带到目前为止发现了 1 1个中层气藏 ,几乎都与断层活动有关 .为了弄清坨 -胜 -永断裂带中层气藏形成中断层的控制作用 ,通过井与井之间的分析对比 ,并对部分井进行包裹体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超压流体活动应是坨 -胜 -永断裂带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 ;2断层封闭主要为泥质涂抹和断裂破碎带封闭 ;3中层气的甲烷含量高应与运移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96.
应用断层泥石英形貌测龄评价桥基断裂活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断层泥石英形貌测龄的基本原理 ,并实际应用于润扬大桥桥基断层的年代测定。该大桥原有的断层测龄资料都是利用热释光同位素测年法 ,对同一断层会出现不同测年结果 ,致使设计单位难以决断 ,应用该文提出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难题。研究成果为大桥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评价、场区稳定性评价和大桥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对以后建在断裂带上的大型工程的断层测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岩石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三维弹塑性节理有限元理论对井筒煤柱的开采进行了理论模拟,特别是井筒煤柱包含断层且井筒穿过断层这样的复杂条件,本文采用了特殊方法(节理单元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井筒煤柱开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蔚县煤田的两个子区的卫星遥感图象的多种方案数字图象处理结果的分析、解译和野外验证,不仅对煤田区内已查明的地质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而且还发现了几条断裂构造,尤其是确定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的壶流河断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
利用趋势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对断层的各级变异及波状构造进行分解和定量模拟,总结出断层波状构造的分级控矿和矿化局部化规律。据此,对研究区深边部盲矿体进行定位预测,指出了两个潜在工业矿化区。  相似文献   
100.
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高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由一系列 NE-NNE向的隔档式褶皱组成。其构造变形经历了由隔槽式褶皱到“两背一断”,最终形成隔挡式褶皱的演化过程。在“两背一断”先存构造研究基础上 ,按继承发展的观点 ,综合运用伸展构造、反转构造、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新理论 ,系统探讨了川东高陡构造形成演化的成因地质模式 ,结合志留系主力生烃层的生气高峰期 ,对地腹不同成因类型的构造圈闭含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