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8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对透镜状砂岩油藏的成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可压缩多孔介质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原理,对东营凹陷牛35-B砂岩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砂体区地层沉积(剥蚀)、地层厚度变化、岩石孔渗条件变化、流体物性变化、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油气生成等一系列过程和参数。模拟再现了石油在砂体中聚集的过程,模拟得到的最终含油饱和度及其分布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和砂体的毛管压力差异是驱动石油在类似牛35-B这样的透镜状砂岩油藏中聚集的根本动力,而这一驱动力是由于围岩和砂体物性上的差异以及石油生成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特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综合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注采状态评价指标、开发动态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等3大类,包括井网密度变化率、注采对应率变化值、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变化值、含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存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平均年增油程度、采收率增加值、耗水量降低值、产出投入比等9项子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综合调整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胜坨油田“十五”期间12个综合调整单元的调整效果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多方面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剖技术选井选层困难的问题,结合已实施氮气泡沫调剖井的生产效果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氮气泡沫调剖效果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藏非均质性、原油黏度、油层厚度、可采储量的采出率、距油水边界距离等因素对氮气泡沫调剖效果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了适合氮气泡沫调剖的油藏条件:渗透率级差小于4,原油黏度小于40 000 mPa·s,油层厚度在4~12 m,措施时机为多轮次吞吐中后期,距离油水边界300~500 m.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改善了稠油油藏中高轮次蒸汽吞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震反演技术是储层建模的重要手段。迭前反演主要指AVO反演,它是地震剖面迭加以前利用反演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特征进行波阻抗反演;而迭后反演根据测井资料在其中所起作用大小分为:道积分、递推反演、模型反演三种反演技术。它们都是解决储层内的横向连续、物性变化特征的,但是每一种反演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并且解决储层地质特征的侧重点不一。故在文中从各种反演方法原理入手,探讨每一种反演技术在不同级别储层模型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储层建模中针对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精度的地质模型选用不同的反演法,使反演处理目的性更强、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5.
106.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 ,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 ,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 ,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 ,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藏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 ,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 ,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107.
辽河西部凹陷曙 10 3块潜山由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泥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 ,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及微孔微缝等。该区溶蚀孔洞非常发育 ,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溶洞及溶孔 ,其中大、中型溶洞常因坍塌和充填而失去储集能力 ,而小型溶洞和溶孔等则成为该潜山的主要储集空间。高角度构造缝对该储层储集空间的贡献最大 ,其优势发育方位为北东—南西向 ,与区域构造线方位一致。压力测试结果表明 ,该区储层中显微级的微孔和微裂缝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 ,替代宏观溶孔和裂缝而成为主要的供油空间 ,这表明它也是很重要的储集空间。对各井开采现状及采油层段的对比研究表明 ,曙 10 3块潜山储层的发育受古地貌位置、构造位置及沉积旋回的控制 ,好的储层段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面及地貌高点  相似文献   
108.
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水杨酸钠、KCl制备了清洁压裂液,通过流动实验系统评价了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动滤失对阜东斜坡区头屯河地层特低渗透砂砾岩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可达30%左右,动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很小.进一步通过分析破胶液黏度、润湿反转作用、乳化作用等因素,发现清洁压裂液与岩心的油相发生乳化作用是导致岩心静滤失伤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我国低渗透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CO2无毒环保与原油有很好的混溶性,已经证明对于水驱效果不好的低渗透油藏和小断块油藏,CO2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影响CO2驱油的主要因素有:储层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沉积韵律、地层倾角。在初始参数的基础上调整各影响因素的参数大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出该影响因素对注CO2的采收率的影响,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油气藏精细表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完成,由地质、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和油藏工程科技人员组成多学科、大兵团联合协同科技攻关团队,参加人员达285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中级职称人员12人,初级4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43人,课题负责人为林承焰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