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焊接气瓶钢HP295的高温热塑性能进行测试,利用OM、SEM、EDS对实验钢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微区成分进行表征,并对断裂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0~1100℃的温度范围内,实验钢的断面收缩率R_A均超过了77%,整体表现出了良好的高温塑性;实验钢的热塑性曲线在700~900℃之间出现了一个"塑性凹槽",在800℃时试样的断面收缩率达到极小值77.98%,故实际生产中应避开这一温度范围,在铸坯表面温度高于900℃时进行矫直。HP295钢在900℃以上的高温塑性区,表现为穿晶韧性断裂;在800℃塑性极小值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的析出降低了实验钢的塑性,表现为沿晶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2.
测定了32Mn-7Cr-0.6Mo-0.3N奥氏体钢77K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并研究了其低温变形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钢具有很好的低温强度和韧性以及高的组织稳定性。由于氮原子的影响以及在低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滑移带、形变孪晶、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该钢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率和高的均匀延伸率。该钢于77K发断口为韧窝占主导并混有少量准解理小刻面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03.
采用液固掺杂技术将不同含量的KOH,H2SiO3和Al(NO33·9H2O溶液加入到MoO2粉末中,并通过还原、压制和烧结工艺制备成钼棒。研究了掺杂钼粉的平均费氏粒度、松装密度与掺杂量的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掺杂钼粉的表面形貌及烧结钼棒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Al和Si掺杂量的提高,钼粉的粒度及松装密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钼棒晶粒中的气孔呈增多趋势。通过SEM分析发现,由于K,Al和Si的掺杂,烧结钼棒的断裂形貌由沿晶断裂逐渐向穿晶断裂转变。综合比较后认为,Mo-0.005Al-0.27K-0.098Si和Mo-0.005Al-0.36K-0.1305Si为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204.
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超声波搅拌的方法制备了原位自生Mg2Si/Al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微观形貌,并通过硬度检测和拉伸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搅拌不但能够细化初生Mg2Si颗粒,改变凝固组织形貌,而且具有除气除杂功能,二者共同提高了Mg2Si/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过超声波搅拌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与未经过超声波搅拌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相比,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断口形貌均为准解理面.在超声时间为40 s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1 MPa和5.63%,相比未超声处理的Mg2Si/Al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增长了139.29%和178.71%;复合材料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超声作用时间为30 s时硬度最佳,为116.96(HB).  相似文献   
205.
油管服役工况下,受腐蚀介质和交变载荷的共同作用,腐蚀介质腐蚀油管内外壁而产生表面结构不连续。当有拉伸、弯曲、振动载荷出现时,表面结构不连续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腐蚀疲劳断裂失效。以宝钢BG-P110油管材料为对象,通过不同载荷频率下的疲劳和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分别测量大气和3.5 wt%Na Cl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结合断口形貌和成分分析,分析频率对BG-P110油管材料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交变载荷相同时,腐蚀环境加快BG-P110油管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腐蚀环境相同时,频率越低BG-P110油管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206.
30CrMnSiA钢焊接接头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某型机部件焊接区连接模拟件开展了疲劳特性研究。首先通过静力试验机测试试验件的极限强度,确定试验件的薄弱部位。然后利用MTS疲劳试验机测试试验件的疲劳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件在应力水平87 MPa时的疲劳寿命为106。试验件破坏位置均发生在缺口处。对断口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测,分析了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该试验结果为部件结构设计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7.
冯徐泽  雷宏刚  杨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297-14303
螺栓球网架结构在悬挂吊车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点处高强度螺栓易发生疲劳破坏。本文利用MTS疲劳试验机完成了7组M39高强度螺栓在轴向拉伸应力循环下的变幅疲劳试验,通过对疲劳断口的形貌分析,揭示了变幅疲劳的破坏特征,基于miner线性累计损伤法则对试验数据进行折算,得到对应的等效常幅应力,经拟合绘制了变幅疲劳破坏的S-N曲线并给出表达式,最后将此次变幅疲劳数据和已有的M39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对比,证明了变幅疲劳破坏寿命可以等效成常幅疲劳问题来分析计算。本次变幅疲劳试验结果所得的应力循环次数达200万次时对应的容许应力幅为现行规范中的1.45倍。  相似文献   
208.
209.
分别采用常规铸造和增压型差压铸造法制备了健身运动器材用AZ91-0.15Y镁合金,并进行了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疲劳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铸造相比,增压型差压铸造明显细化了该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了合金的疲劳性能;常规铸锭疲劳断口为脆性断裂,增压型差压铸锭的疲劳断口为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的混合,说明后者的韧性更好。  相似文献   
210.
针对某型粉末冶金齿轮在运行期间出现的断齿现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断口形貌、成分,发现断口位置存在大量球状铁碳化合物,表明原工艺由于烧结温度、时间不足,造成了粉末之间结合力弱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以Fe 1.8Ni-0.5Mo-1.2Cu-0.2C预合金粉为研究对象,改进烧结工艺,采用压制、烧结、淬火与低温回火的新工艺,制备出的齿轮珠光体数量级别为珠60,热处理后齿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冲击韧性由9.8 J/cm2提升至15.2 J/cm2。结果表明,改进工艺能够显著提升粉末间的扩散、熔焊和再结晶效果,提高组织致密性和冲击韧性并使组织具有一定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