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3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微胶囊与高吸水树脂两种高新技术相结合,采用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出高吸水树脂.并以石蜡为膜材,用熔化分散冷凝法将制备出的高吸水树脂微胶囊化.该工艺制备的微胶囊形状为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300μm以下.讨论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壳核质量比及吸水率等性能指标与喷雾投料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投料比为3∶1时,频率曲线峰值最大,峰面积最小,微胶囊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白光干涉的MEMS三维表面形貌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光干涉垂直扫描原理,设计了测量微机电系统(MEMS)表面形貌特征的垂直扫描白光干涉系统.该系统由垂直扫描位移工作台驱动被测件,通过检测被测件表面的干涉条纹变化得到表面形貌.垂直扫描位移工作台利用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结构进行纳米驱动,光栅传感器监控整个垂直扫描过程,对压电陶瓷的非线性误差进行实时补偿.垂直扫描位移工作台的性能分析表明:分辨率达到1 nm,定位精度小于10 nm.同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光学仪器测量台阶出现的噪声进行了消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垂直扫描白光干涉系统能够实现MEMS三维表面形貌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993.
介绍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工作原理以及聚合物分散液晶织构,通过实验给出液晶含量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形貌和电光性能的影响。该实验与课题组科研前沿内容相结合,内容新颖,直接与当代光开关等应用高科技相结合,对培养学生兴趣,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对利用驰豫-析出-控制相变(TMCP RPC工艺)技术获得的800MPa级超细晶粒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循环特性和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该材料为循环软化,而且随着应变幅的提高,材料的软化速率逐渐增大.对材料的疲劳断口观察表明,疲劳裂纹起始于试样表面,沿断口周边分布,呈多源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液相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当前纳米金属粉末尺寸、形貌以及分散性控制的一些主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几种主要金属粉末(Au,Ag,Pd,Pt,Cu,Fe,Co,Ni)的制备概况。  相似文献   
996.
以Fe3O4纳米粒子为催化剂,CH4,B2H6和H2为气源,采用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ECR CVD)在多孔硅基底上制备出了掺硼碳纳米管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入B2H6后,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均发生了变化·生长气氛中硼的存在使得高取向性密集碳纳米管转变为较为分散且取向性很差的纳米管·从中空结构转变为类竹节结构,同时多壁管外径增大,管壁增厚,表面变得粗糙,并导致纳米管的生长速度降低,长度减小·  相似文献   
997.
以水为溶剂,分别选用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钠、高氯酸锂、硫酸氢钾、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支持电解质,用电化学法合成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PPy膜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掺杂阴离子种类及聚合时间对EIS曲线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y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观察到聚合时间和电流密度对其表面形貌影响极大。聚合时间长、电流密度小生成的PPy膜表面较为平整、致密;反之,表面较为粗糙、疏松多孔。最佳聚合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0μA/cm^2。  相似文献   
998.
在投影栅相位法测量三维物体形貌技术中 ,利用栅线图像的条纹灰度值分布具有极大极小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有效算法 ,其特点是基于卷积滤波技术实现频谱的自动移位 ,而不需要利用频谱分析和频谱图来进行 ,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和形貌检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99.
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分子膜,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自组装三氯十八硅烷分子膜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组装三氯十八硅烷分子膜的形貌是成膜时间的函数,随着成膜时间的增加,分子膜的形貌趋于稳定,同时分子膜的形貌还与成膜溶液的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高含铁量铝硅合金中铁相的凝固行为与形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较高含铁量的铝硅合金中,铁相在不同合金成分,冷却速度以及不同含锰量下的凝固行为和微观组织形貌,对α铁相基于β铁相形核长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铁相的形核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含铁1.4%(质量分数)的铝硅合金中,加0.7%的锰能使铁以α相的形式凝固,但冷速较高时,不能完全避免针状铁相的出现;锰的加入量增加到1.4%(Fe/Mn=1:1)时,较高冷速下,仍有针状铁相出现,且使初生铁相更加粗大,在同样的铁锰含量下,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生铁相明显比共晶合金要少,且α铁相在α铝树枝晶中会形成一种细密的树枝晶结构,可以作为基体的强化相,而形核不是影响铁相形成不同晶体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