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8篇 |
教育与普及 | 2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明确土霉素废水的生物毒性效应,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土霉素废水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对斑马鱼而言,土霉素废水属于低毒物质,斑马鱼暴露3~9d时,其SOD活性和POD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2d时受到显著诱导(0.01
斑马鱼肌肉组织中γ-H2AX含量呈现升高趋势,并在第15d时40%体积浓度组表现为极显著性(400.02ng/L,P<0.01),为对照组的1.57倍,表明斑马鱼肌肉细胞中的DNA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斑马鱼对土霉素废水的氧化应激可能是造成DNA损伤的机制之一,对其生物毒性进行探讨,可为进一步研究土霉素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估镉暴露对斑马鱼(Daniorerio)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成年斑马鱼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暴露组和高剂量暴露组,分别暴露于Cd2+ 质量浓度为0,5和25μg·L-1的水体中30d后,取肝脏进行组织学分析,并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基因sod1,cat1 和gstr 的表达水平。【结果】镉暴露导致雌、雄斑马鱼肝细胞空泡化和细胞核固缩。低剂量暴露组雄鱼肝脏中仅MDA含量与对照组雄鱼肝脏中MDA含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而高剂量暴露组雄鱼肝脏中SOD,CAT和GPX的活性,GSH和MDA含量,以及cat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雄鱼肝脏中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暴露组雌鱼肝脏中的SOD和CAT的活性、MDA含量以及sod1 和cat1 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雌鱼肝脏中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暴露组雌鱼肝脏中的GSH含量和gstr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雌鱼肝脏中的相应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结论】镉暴露可诱导斑马鱼肝脏的组织学损伤和抗氧化反应,且呈现出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3.
HAS2是斑马鱼心脏发育的一个标志基因,为了利用斑马鱼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HAS2基因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RT-PCR的方法获得了斑马鱼HAS2基因的片段.将所得的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将重组质粒(pGEX-4T-1-HAS2)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GST-HAS2融合蛋白;通过尿素洗涤沉淀蛋白并切胶回收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HAS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含有1658 bp,编码552个氨基酸;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104;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4.
阿司匹林对斑马鱼胃肠道的毒性研究 《山东科学》2016,29(6):50-55
以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通过胃肠道蠕动功能分析、胃肠道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和肠粘膜组织形态学观察等,对阿司匹林的胃肠道毒性做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浓度为50 μg/mL时,可以加快斑马鱼胃肠道的蠕动;浓度为50 μg/mL或100 μg/mL时,虽然斑马鱼肠粘膜的组织形态未受损害,但是位于肠粘膜上的杯状细胞的分泌功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5.
利用斑马鱼模型,通过表型观察、色素面积计算、酪氨酸酶活性测定三方面参数来评价Vc和异Vc-Na的抑制黑色素活性。首先利用已知的具有抑制黑色素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熊果苷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得预期结果后,再开展Vc和异Vc-Na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Vc水溶液在非致死的浓度范围内(0.01~5 mmol/L),对斑马鱼黑色素的形成未见明显影响,较高浓度的异Vc-Na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黑色素的形成(p≤0.05),而高浓度的异Vc-Na水溶液(≥0.3 mol/L)容易导致斑马鱼的形态学畸形。 相似文献
96.
黄蓓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4):86-93
作者首次通过Brdu-anti-Brdu法标记处于S期细胞核等系列实验表明,视黄酸对斑马鱼早期胚胎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由前胸缺损而引起的小头畸形、无眼或无心脏,但后脑及脊髓部分的原始反射弧仍存在,而对尾芽只作用于顶端生长区.另外,利用低浓度的视黄酸还诱导出了过早出现的爪蟾前肢及火鲑鱼晚期尾芽胚的腹鳍,说明视黄酸对软骨的发生依浓度不同而有促进与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98.
对贵州省某矿业有限公司刚出炉的钙化焙烧提钒废渣进行浸出实验,并利用斑马鱼胚胎染毒实验探讨了钙化焙烧提钒废渣浸出液中重金属的联合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试验规范进行浸出,钙化焙烧提钒废渣浸出液中V浓度符合《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其它7种重金属浓度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限值;染毒后的斑马鱼胚胎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感应,孵化出的幼鱼表现正常.由此说明钙化焙烧提钒废渣浸出液毒性较小,不会表现出对环境的强烈污染效应. 相似文献
99.
100.
采用斑马鱼研究铅和铬共存的联合毒性.二价铅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1,155,146mg/L,六价铬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2,67,50mg/L,在浓度1∶1的情况下,铅和铬共存对斑马鱼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29,26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48,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89,0.61,0.43,皆大于零,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