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南京是明代前期和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首都,遗留了灵谷寺、鸡鸣寺、蒙藏委员会等一批涉藏文物。南京涉藏文物古迹,记载了明王朝对藏区"多封众建"和国民政府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它们与大量涉藏档案资料一道,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西藏地方与内地密切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2.
耀州窑青瓷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耀州窑唐代、五代、北宋和金代青瓷的胎、釉以及胎釉之间白色的化妆土和中间层的化学组成.方法 采用具有微区分析功能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果 从唐代至金代的青瓷胎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釉中的主要组成Al2O3和SiO2的含量从唐代开始逐渐升高,到宋代最大,然后又下降,而助熔剂的含量恰好相反;化妆土和中间层在化学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从唐代到金代,耀州窑青瓷胎的化学组成没有大的变化,而釉中助熔剂的含量有一定的波动;中间层中的Fe2O3,CaO,K2O等化学成分不同于化妆土;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为文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3.
文章通过作者亲历的西藏全区文物普查工作,从个人经历的微观视野出发,联系到既往文物普查工作的宏观过程,对其中的成绩与经验作了总结回顾,尤其探讨了西藏文物普查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与价值,并对即将开展的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山西省民俗艺术博物馆的消防设计,阐述了文物建筑消防设计的特殊性,并总结了文物建筑消防设计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5.
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着重论述了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并通过多个实例说明了文物保存环境的破坏给文物带来的种种损害,指出了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为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西藏历史古迹文化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它包括大量的文化遗址、碑铭、典籍。文章认为保护和开发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对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就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采用含0.02 mol/L乙酸锌(C4H6O4Zn)、0.1 mol/L六次甲基四胺(HMT)和Mg(HCO3)2溶液复配成脱酸液,纸质文物在脱酸液中浸泡后放入微波炉中低火加热。通过对处理前后纸样的外观、pH等性能测定及扫描电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综合评估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复配脱酸液pH呈中性,对纸张伤害小;微波处理后纸张纤维之间沉积了大量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锌盐和镁盐晶体,纸张pH能提高至理想值8.06,残留碱含量达到1.92%;该脱酸液对字迹具有一定的固色功能。  相似文献   
78.
文物术语通常是在使用中约定俗成的。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和同一术语在不同文物之间借用,使术语与概念的对应出现偏离。文章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举例剖析,并建议从术语的顾名思义性和科学性考量,明确术语和概念的一一对应关系,限定术语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9.
谢辰生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帕蒂·戈斯坦布利斯 美国芝加哥德保罗大学法律系教授 记者:这么多文物流失在外,我们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在追讨?  相似文献   
80.
李现常  张石定  崔亚量 《科技信息》2009,(29):I0030-I0030
拉曼光谱是一种快速分子水平分析方法,其对物质的无损性分析可以应用于考古学的原位研究中。特别是随着拉曼光谱技术的不断提高,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古金属器具、珍贵书画艺术品、古陶瓷玻璃制品、壁画颜料、古石玉、生物材料等文物的鉴定分析中。但是对于大多考古人员来说,拉曼光谱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此,本文从专业的拉曼光谱技术角度出发阐述其在考古学的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