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64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13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孔子曾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是群星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最明亮、最耀眼的的那颗星辰。它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和谐优美,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的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法。  相似文献   
92.
山西的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20世纪初期山西的争矿运动,阐述了山西动力大省的地位与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经济格局,探讨了山西省低附加值生产的原因,指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付出了环境污染与生命代价,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山西省今后发展经济的正确选择,山西的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3.
对明代后期竟陵派领袖和代表人物谭元春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文学活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他的文学主张、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对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散文理论与散文创作,分别提出了一些与前贤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4.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余华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启迪实现了时间意识的觉醒,开始了在时间艺术上一系列的探索。他通过对时间的割裂、扭曲,建造了自己的语言迷宫;用“宿命时间”组织小说,创造了新奇的形式感;通过词语的堆积,阻滞时间的流逝,创造了仿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5.
华裔文学--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30多年来,华裔学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学而成为美国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裔学研究涉及多种艺和化思潮,并反映出美国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学翻译的关键是审美价值,单纯从原出发的“对等”会使翻译的学意境无法如实地传达。因而在学翻译中,最重要的是译应具有和原同样的神韵,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97.
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从德国哲学美学中汲取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他对德国哲学思想的接受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在阐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真”、“美”的内涵时,王国维的文学美学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德国美学因素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8.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缺陷导致了传统文学中人性的缺失,在作家笔下性成了被压抑的对象,人成了道德化、畸形化了的人,人性在文本中得到扭曲。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渐趋渗透,许多文化先驱接受了这一理论,并指导他们的文本创作,打破了传统文本创作的禁区,以一种更理性、更接近人自身的方式书写人性,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性意识,从而使文学中对人性的探讨更趋于完善与全面。  相似文献   
99.
王国维文学美学思想从德国哲学美学中汲取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他对德国哲学思想的接受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在阐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真”、“美”的内涵时,王国维的文学美学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德国美学因素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半个世纪前,钱钟书的陶渊明研究,已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研究了,与西方后来兴起的接受美学暗合,带有方法论意义,这一点学界很少有人注意。本文根据钱先生提供的研究线索,将六朝三唐陶渊明的接受史略加条理和说明,以展示其具体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