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67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4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1014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学思想史的兴起还是晚近的事物,所以这一学科目前仍然面对一些尚未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例如何渭文学思想史?文学思想史从发生学上是如何产生的?文学思想史与社会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2.
中国文学一旦按游牧民族的兴趣与要求去发展,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便产生了。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词的产生,就是体现这一规律的典范表现。  相似文献   
23.
国内本科翻译专业关联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内翻译教学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科翻译专业关联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忽视.本文对全国24所学校的本科翻译专业关联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阐述关联课程应该包含的知识体系,从而设置合理的关联课程,以期能够为各校的关联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4.
从先秦到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从萌芽到成熟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文论的功能不断变化调整.《文心雕龙》的出现,成功地综合了文论的各种功能,从而宣告了古代文论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25.
舆论不凶猛     
一些人认为媒体关注安全生产,发表批评报道,会“影响工作大局”、“影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6.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从其起步伊始,就先天发育不良。它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同时也缺乏文学自然进化的历史传承关系。学术研究是研究主体的个体自由行为,学术思想的多元化是学术研究繁荣昌盛的根本保障。强调研究过程与成果的形式规范仍是枝节,有价值的问题还是首要的,如果借规范以巩固、强化话语权力,最终形成了学术研究的外强中干局面,则有害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模因视角下对待不可译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产生“基因型模因”,基本上采用直译或异化策略再进行补偿的办法,保证信息不失真,实现“相同信息异型传播”;二是产生“表现型模因”,在原模因的基础上产生较大的变异,采用意译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信息同型传播”。  相似文献   
28.
刘欣 《科技信息》2007,(35):13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多种因素的融合,有其内在的特定性。翻译是语言之间的交流活动,起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可避免的影响着翻译。本文从英汉之间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使翻译既能忠实原文又能准确的表达目的语的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29.
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30.
许敏 《科技信息》2006,(10):452
巴尔蒂斯在现代主义、抽象画风盛行的二十世纪,坚持古典的具象画风,这和他本人所处人文环境、自身经历及个人爱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绘画风格深受文学、东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一种超越时间之上的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