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9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兴趣”作为美学概念,不见于宋以前的文学批评与理论阐说中。严羽最早将“兴趣”提升为诗论的审美范畴,之后,人们对“兴趣”进行了标树。与此同时,文论家们对“兴趣”的审美特征展开了探讨,提出了要求。他们并从感兴、学力、兴象、情兴等角度论及到“兴趣”的生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整体视域上初步构造出了一个“兴趣”的理论创造系统。  相似文献   
82.
明末清初 ,宋明理学已经发展到极端 ,于是清初文人倡导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以救理学空疏浮泛之弊 ,经世思想成为一时社会思潮的主流。《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无论是功用价值论、创作主客体论还是艺术风格论都由此而带上浓郁的经世色彩  相似文献   
83.
神话-原型批评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批评的剖析》的问世是其发展到高潮阶段的标志。神话一原型批评以其宏观性、系统性的宽广视野在理论界独树一帜,也因其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而日益受到批评。从其理论的渊源、特点、不足作出了评析,并仅就其在中国的发展潜能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84.
德里达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时代和思想背景。德里达既有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法国巴黎“高师”求学经历的外在影响,又可以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的身上找到相应的内在思想资源,最后形成他的文学批评是“延异”哲学,也即“解—建—构”。  相似文献   
85.
“古今中西”是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所立身其间的坐标系,多少学人耗尽了毕生心血,辛辛苦苦地在这个巨大的坐标系中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生在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逃避的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重担。他们就像是挪步在文化复兴大道上的孤独个体,苦涩的汗水浇不灭坚毅如炬的目光,紧盯着那隐约可见的顶峰稳步前行。在中国文学批评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我们望见一个步履稳健、  相似文献   
86.
原型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有着一个发生、演进和建构的过程。原型批评对西方文学批评产生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它也有着不足之处。因此,对其进行适当的评析和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
新批评是20世纪初产生于英美批评界的一种理论。含混也译为歧义,它是新批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西方文论中一个很有参考意义的欣赏文学伤口的方法。清真词的含混有原因含混,意象含混,感性含混等。含混给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丰富了对文学伤口的特性的认识,深化了对文学社会效果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88.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人”作了新的解说,虽有不足之点.但是它给西方的思维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对文学以影响,尤其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以巨大的作用.无意识理论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其一、新“人”形象占据现代派文学,其二、对意识流方法的突出影响;其三对“内倾化”的影响;其四、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生活于蜀地的九年时间里,形成了他成熟的文论思想和主张。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论中的“文道论”、“文气说”,从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主张文学创作应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秉持公心的原则。陆游的文论充满了积极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是有其进步的时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90.
《人间词话》是一本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制而又注入了新观念血液的诃论名著与美学论著,作者王国维是我国美学史上与文学批评史上首先引用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来评论我国古代诗诃的美学家与文艺理论家。其“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向为学术界所乐道。但仔细分析,觉得王氏所举的一些诗例词例.似与其理论不甚相符。现略抒管见,请大家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