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弱化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强调妇女在既定性别秩序内的享受;二、在文学批评方面缺乏深刻而缜密的理论建树,但对某些偏激的女性主义批评有警示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声音仍此起彼伏,当代文学理论的多元化及包容性特征,应是其重要的理论资源;为开拓新的发展之路,应更重视兼收并蓄的"性别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52.
从传世文献《诗经》与出土的铜器铭文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批评思想实际滥觞于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在西周初期的文化及文学实践活动中,周王室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与范畴,并对周初之后的先秦文学批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
钱先生在论宋诗时,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有同时代人的横向比较,也有不同时代人的纵向比较。梅尧臣与孟郊比:“未宜等齐称”;后山与山谷:同属江西派;杨万里与陆游比较:杨诗艺术超过陆,陆诗思想超过杨。  相似文献   
54.
从《易经》直到杜甫、殷番等有关“神”的说法,是严羽“入神”的先声和渊源。“入神”说包含了严羽最高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理想,认为只有李白、杜甫之作才达到“入神”这一“诗之极致”的境界。“入神说”对明清、近代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5.
文学批评除了应探讨共时性的形式、结构等因素外,还应考察文学作为历史产物,在特定历史阶段获得其定性的特性。针对过去的文学作品而言,应结合到作品写作年代、作品所叙述的年代的特征来看;对当代作品而言,历史化则意味着它们有着历史因素的沿袭,是过去历史的延伸,成为再影响未来文学的因素,历史化是一个过程,它伸向过去,也指向未来。  相似文献   
56.
当代批评与哲学意识的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学批评的缺陷在于"哲学意识"的贫困,这种贫困主要表现在:一是哲学观念的贫困,二是哲学思辨的贫困.  相似文献   
57.
隋琳的文学批评是观察大庆作家的眼睛。大庆的作家以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富含本地特色的作品。作为大庆的文学批评家,隋琳通过以文本为特征的作家论、诗性思维与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对大庆市主要作家进行解析,从而肯定了王清学的才学小说,杨利民的生活戏剧,潘永翔的风景诗和张爱华的小女人散文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风格定位。隋琳的文学批评有文本阅读和情感积淀的特征,这决定了她冷静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相结合的批评特质。  相似文献   
58.
我国九十年代的审美态势面临痛苦的抉择,雅文化、主流文化和通俗文化不会简单融合,而是充满对抗、断裂和消融并且进一进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59.
李百药不仅是名的贞观史臣,而且是当时的名诗人。他的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反对复古的政治思想以及历史观有着密切联系。反映在《北齐书·苑传序》中的理论主张,与另外几位贞观史臣魏征、令狐德Fen、姚思廉相比,既有相同之点,更有个性差异。他对学功能的理解,表现为“达幽显之情,明天人之际~泊审美作用;对学内容的选择,从“雅以正邦,哀以亡国”的理论出发,重雅正,反淫学创伤中的交互作用。李百药在中国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盛唐诗歌的鼎盛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0.
李建军是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引起争议最多的批评家。学术界对其文章的评价,呈现出批评与理解的双重态势。从李建军文学批评的理论来源,客观、全面、理性地认识李建军的文学批评,探讨其具有怎样的理论品质,是本文的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