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1.
从现代非线性教育系统设计模式的作用看,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风尚对提高中学德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建立集体的品德行为风尚形成的随机模型,揭示该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非平衡相变规律.为德育科学管理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32.
主要就文学批评中有关"问题意识"所涉及的内容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并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为范本,就文学研究过程中如何产生问题意识谈谈笔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教学的时候,有必要恰当地处理好中西之间的关系,即:现代转化和传统衔接,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的现代转化着重点在批评语言、文体和思想范围三个方面;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传统衔接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论诗意表达方式和具有整体宏阔视野的批评精神两个方面。清末民初的诸多国学大师在处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现代转化和传统衔接上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性的创举。  相似文献   
34.
石晓静 《科学之友》2007,(7):113-114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下“中西结合”,结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中国女性的性别境遇而得到产生和发展,是一种非女权运动而产生的“文化批评”,不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女性主义批评体系,但由于上路时间短,仍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  相似文献   
35.
东莞文学已然成为特色鲜明,且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文学,但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却被指认停留在尴尬的学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忽视了这样一种视野,即从文化地理视域与城市化浪潮中的文学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复杂关系中取得化约点,如能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东莞文学批评,便可发现,其可被放置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来肯定和审视。本文藉着文化地理学与城市文学的相关理论和视野,将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一方面置于地域空间的纵向言说中,另一方面置于城市化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加以观照,由此有效看待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的进展。  相似文献   
36.
学术动态     
《昌吉学院学报》2004,(2):115-115
20 0 4年3月1 3日上午,应中文系博雅论坛之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二冬先生在昌吉学院做了题为“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的讲座。下午,又在中文系举办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讨会上做了题为“《登科记考》与《登科记考补正》”的专题发言。应邀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新疆师范大学薛天纬教授、朱玉麒博士、昌吉学院陈冬季教授及中文系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孟二冬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专业研究方向是魏晋至隋唐五代文学。主要著作有:《中国诗学通论》(合著)、《陶渊明集译注》、《中唐诗歌之…  相似文献   
37.
文学评论就是思考就是激动人们重新思考用以研究文学的基本论时的理论.  相似文献   
38.
39.
隋琳的文学批评是观察大庆作家的眼睛。大庆的作家以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富含本地特色的作品。作为大庆的文学批评家,隋琳通过以文本为特征的作家论、诗性思维与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对大庆市主要作家进行解析,从而肯定了王清学的才学小说,杨利民的生活戏剧,潘永翔的风景诗和张爱华的小女人散文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风格定位。隋琳的文学批评有文本阅读和情感积淀的特征,这决定了她冷静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相结合的批评特质。  相似文献   
40.
唐诗创作有偏重形式与偏重内容的差异,有初,盛,中,晚的不同风格,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在创作心理上均有其必然的自我凭藉,但此起彼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唐代艺创作心理的系列特质,并且在唐代各个时期展示出真正属于诗人心灵和时代精神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