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体学的发展为翻译带来了启示,本文以中国古建筑书籍,特别是苏州园林英译介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体学和翻译关系相关理论,探讨中国古典建筑书籍的文体特点和翻译策略,以进一步认识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62.
《文选》分类的确有可议之处,尤其是其小类。然这往往是“天然地”存在的,故只要对一大批文章进行较细的分类,就难以完全避免他人之“议”。姚鼐、章学诚诸家的批评主要是因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操作与理论要求间的差异及其“不思当时事实”所致。姚说似是而非,《古文辞类纂》亦多类似《文选》之“失”:章说太半责非其所当责,少半或有理而萧统“持之有故”。《文选》在文体分类方面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尽管其更多的只是继承而非新的建树。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反复”修辞格形式的简单介绍着手,重着分析了“反复”修辞格在不同的英语文体如小说、诗歌、政论文和演说辞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语用功能.旨在学会欣赏和灵活运用“反复”修辞格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64.
鲜明的文体特征使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本文利用文体学家利奇(Geoffrey N.Leech)和肖特(Michael H.Short)提出的语言偏离,突出以及前景化理论,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和修辞特征探讨该小说吸引众多读者的内在原因,为欣赏该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65.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想的表示方式,但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在英语写作中的词语选择,要根据不同的体、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准确性、鲜明度、生动感的词语选择标准,恰如其分地选择词语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唐宋两代的末世学大家李商隐与姜夔在他们的情诗、情词创作中,都存在着体变异的因素,出现了体之间抒写功能、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出位互动,使得他们的情诗、情词呈现出特异风姿,而且相互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7.
刘师培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其学术成就覆盖多个学科,尤以文学成就最为受人瞩目。在中古文学研究方面,对骈文理论关注较多,见解精深,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其骈文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重视辞藻、对偶与音律,推尊骈文的文章正宗地位;提倡情文并重,清晰梳理六朝骈文的发展脉络,客观评价其得失;准确分析并高度称赏任昉、庾信等各家骈文之长,推阐发明颂、赞、诔、碑四体的演进与撰写规范。其所阐发的理论旨趣意蕴深厚,识见不俗,体现出著名学者所特有的敏锐洞察力与非凡思辨力。  相似文献   
68.
写作能力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能力和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文学作品写作能力既要培养“文内功夫”,也要培养“文外功夫”。“文内功夫”可以“从阅读中积累”,“从模仿到创新”,“从观察中发现”,“从练习中提高”。“文外功夫”则应“注重生活的积累”,“融入时代的浪潮”,“酝酿独特的感受”。应用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四方面进行:(一)掌握书写格式。(二)注意主要内容的安排。(三)掌握必要的文体术语。(四)注意文体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69.
借助文体学的理论,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语篇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将文体学带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达到科学地进行语言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我国文学史的编写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文学理念、缟写模式和文体分类上受西方影响太大,而顾度中国文学的实际不够;二是客观叙述不够,议论、阐释、评析太多,未尽可能地还原中国文学的历史面貌;三是在元、明、清文学的璃排上反映出明显的重小说、戏曲,轻诗、文、词、赋的倾向,背离了元、明、清文学仍以诗文为主体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