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667篇
系统科学   707篇
丛书文集   862篇
教育与普及   7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7篇
现状及发展   102篇
综合类   2132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1079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442篇
  2011年   1488篇
  2010年   1461篇
  2009年   1704篇
  2008年   2020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1457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129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889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上海信息化》2002,(1):13-13
  相似文献   
42.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报表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C/S和B/S模式的农机报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内隐知识的编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匡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1-23,96
知识的编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内隐知识和编码知识只是知识在不同编码程度时的表述,其中内隐知识高度依赖行为主体,而编码知识具有可共享性,能够脱离其生产者而存在和传播。内隐知识是伴随性的,它依赖于背景知识和知识生产者的洞察力、直觉、思维模式、信仰、经验等因素。内隐知识主要有四种编码方式:数字化、程序化、定义分类和隐性传播。  相似文献   
44.
吉尔兹的深描法是其解释人类学的重要方法.就法律发展来看,他试图打破普遍性的神话,唤起人们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法律认识特性的重视,呼吁人们尊重和认真对待不同文化间的法律差异,通过深入到不同文化群体生活的实际去建立对该文化中法律认识的理解的解释系统,进而主张比较法的文化及解释转向.  相似文献   
45.
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借助已经掌握的规律性知识,主动发现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的特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46.
每个动作技能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改正错误、逐步完善定型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程度。而准确及时地发现错误则是改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的前提。笔者在归纳错误类型的基础上,提出观察和分析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WTO与编辑     
面对入世,编辑要加强WTO基本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48.
文章就我国加入WTO后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必要性、紧迫性、实用性、目标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9.
知识经济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它本身也有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人的经济,它淡化了经济发展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关系,强化了对人自己创造的知识资源的依赖性,使得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成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处理和运用知识的手段和能力是知识转化为资源的重要环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因之成为其必要的条件;知识经济又是商品化经济,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措施是保证知识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50.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开发人的智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其要点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突出运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智力因素的挖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