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88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4篇 |
丛书文集 | 343篇 |
教育与普及 | 54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40篇 |
现状及发展 | 34篇 |
综合类 | 75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565篇 |
2013年 | 455篇 |
2012年 | 620篇 |
2011年 | 686篇 |
2010年 | 660篇 |
2009年 | 666篇 |
2008年 | 662篇 |
2007年 | 598篇 |
2006年 | 527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315篇 |
2003年 | 301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71.
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具体方式的产物。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凸现了自然对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遮蔽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突出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性,却忽视了自然对人的本源性和根源性。 相似文献
972.
车艳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1):128-130
虽然地形图测绘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全野外数字化测图仍然是目前的主流测图方法。设计了数字化测图工作中的高程和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并给出了GPS外业观测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73.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困于制度模糊、技术歧视、资源不均衡和素养滞后等严峻现实问题。数据伦理风险作为问题内核在结构上成为制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瓶颈,其表现为技术偏见、社会分化和制度缺位等,从不同维度限制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安全性和高质量发展。国际社会为应对数据伦理风险在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数据伦理治理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健全教育数据制度体制机制,明确教育数据管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技术支撑,防范数据应用风险;提高数据伦理意识水平,确保教育数据使用合规;推进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优化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从而进一步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74.
校园信息化关键技术平台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特别是随着目前数字化校园进入了信息集成阶段,需要在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集成与业务集成,因此一个成熟的信息技术平台,是保证校园数字化集成成功实现的基础.本文基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经验,对信息平台的架构与关键技术作出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在简要介绍数字化测绘方式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公路设计的应用,如进行路线优化设计、进行路线横纵断面设计、进行路线三维可视化设计等,并强调了公路设计中数字化测绘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76.
人工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演化需要人类的生态实践,生态实践的实质就是经济生产活动向自然的嵌入。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工自然的价值向度与生态尺度,进而提出了人工自然中经济行为的生态嵌入性问题和工业生产的生态界面概念,并从嵌入性的视角探讨了社会物质生产的性质及其与自然生产的关系,以及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及其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7.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角度解说--生态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关注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包含诸多流派,它们在相互批判中得到了共同发展,并在共同关注生态环境这一目标之下展示了极具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978.
从"自然"到"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都是自然,但古代称之为自然,而现代则称之为环境,这种名称上的变化暗中则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由和谐走向冲突。为了在现代社会中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相处应当走向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979.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产生了“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结果。“生态环境再生产”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生态环境再生产”具有历史必然性。研究、建构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和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0.
人是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质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人的一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论主张“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自然中心论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无论是把自然完全归属于人,还是将人完全归属于自然。其建构的人与自然关系都属于“主一奴关系”。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自然即不从属于人,人也不从属于自然,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应该是: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就植根于人与自然的这种本质一体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