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7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91.
该文综述了航空和航天科普散文创作的历史.航空航天科普散文创作的开始与世界航空航天业的发展相比并不晚,问题是当时没有支持航空航天工业及其科学普及创作的工业基础.航空和航天科普作家试图告诉读者,航空航天是救国的方法之一.但受到读者地域和教育水平限制,航空航天科普散文创作的影响力仍然有限.1949年后,因为进口苏联国防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迅速发展,航空和航天科普散文创作也随之发展.作家认为航空和航天工业是建设现代化的因素之一,航空航天科普散文创作使读者的科学知识也现代化.不过当时航空航天工业有保密性,也不太发达,科普写作多限于基本常识介绍和不成熟的想象.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航空和航天散文创作先于航空航天工业改变.写作更为开放,并介绍世界航空航天的知识.随着读者教育水平提高,形成了不同读者的市场.航空航天科普散文创作的风格也随市场发生了变化.航空航天科普主要读者的市场需要更专业的创作,作家也调整创作以适应市场.因为必须更专业化,文学元素减少了.  相似文献   
792.
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是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同时是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研究范围涉及到诗词曲、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虽然诗词与小说戏剧等的传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盛况和成果相比依然相差悬殊,可开拓的研究领域极为广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与探索,需要研究者不断地为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为古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为文艺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93.
幸福是什么     
黄辉 《科技智囊》2008,(6):78-79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微笑,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亲切的问候。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问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真诚的关心。  相似文献   
794.
琦君散文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旧是琦君散文的主题,也是琦君心态的“物化”。好在怀旧中构建了感伤的审美天地,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生命性相的爱,追求着“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795.
冲淡美不但被我国传统美学所青睐,更是周作人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周作人的散文。通过对平实而广泛的内容的叙写和自然平易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一种超然于艳冶华丽之外的散文胜境——冲淡之美。他的这类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6.
李广田散文的朴素美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朴素的审美追求在重视主体情感的纯真表达和文学语言的本色自然及艺术形式的质朴无华却蕴藉丰厚等方面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这一契合是李广田受到传统文学影响的产物。他散文的这一特色客观上使传统朴素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得到了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797.
当下散文创作中涌现出不少追问"自我"的文化反思佳作,它们的反思视阈较之新时期反思文学更为宽泛,寄寓着作者对人生苦难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追问,有着人类性主题的深刻内涵,并以其真实而丰富的体验,睿智而明净的哲理,从容而娴熟的表达,重构散文的深度、高标诗性和思性。文章以三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为个案,就当下散文创作的文化反思现象作一释读,分别涉及历史人生反思、自然生态反思、伦理亲情反思。  相似文献   
798.
空白的运用,是丰子恺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在写人状物时,他常常将所写的人事景物限定在自己的视觉范围内,用写生取景的方式,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将人物特征和场面勾画出来,使文中形成鲜明的画面.他常常忽略人物和事件的背景,也较少对事件经过进行详细描写.文章主要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方面,来探讨丰子恺散文中对空白的运用.  相似文献   
799.
杨芳芳 《科技信息》2010,(34):I0172-I0173
副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汉英翻译中如何正确翻译和巧妙使用副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为例,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包括断句分译、合句整译、转换词性、正反译法等),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从了通顺原则、清晰化原则、语境原则及神似原则,而这些原则又都能在译文中副词的处理和使用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00.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06-112
在外国散文理论溯源的视域下,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修辞学》站在古希腊散文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视野上,力求全面、系统地创立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理论。现代散文的纯文学审美评价标准下中国化评价视角研究者时常只注意到亚氏散文观对作家主体性造成破坏的局限性,忽略了亚氏所倡的散文有与中古古代文章学暗合的承载社会大道的价值。回归亚氏在马其顿宫廷教学的历史情境,就可以看出他对散文文质的规约着力于拓展散文文体不被边缘化的生存空间,也给后世散文理论、散文创作留下了实用、客观的散文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