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2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系统科学   195篇
丛书文集   1013篇
教育与普及   7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现状及发展   13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208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1209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347篇
  2008年   1498篇
  2007年   1462篇
  2006年   1234篇
  2005年   1173篇
  2004年   1051篇
  2003年   1041篇
  2002年   1012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铁掺杂纳米氧化锌脱硫剂,利用XRD和BET手段对脱硫剂进行了表征,优化了铁的掺杂量,并探讨了焙烧温度、脱硫温度和氧含量等因素对脱除H2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掺杂使脱硫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当Fe∶Zn的摩尔比为5∶100(FZ5.0)时其活性最好。FZ5.0脱硫剂适用于室温脱硫,当样品的焙烧温度为270℃,氧含量为10%,穿透时间达到370 m in时,脱硫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通过同时加入Cr3 和F对材料进行了体相掺杂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充放电循环实验对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未掺杂的LiMn2O4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15.3mAh·g-1,循环25次后容量降为96mAh·g-1;掺杂Cr3 和F的材料同样具有尖晶石型结构,随掺杂量增加,首次放电容量略有降低,但循环性能有较明显改善,充放电效率提高,其中掺杂量为0.10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111.5 mAh·g-1,循环25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1.8%.  相似文献   
993.
以低毒的硫酸氧钒为钒源、白钨酸为钨源,采用温和的液相法制备了钨掺杂柠檬酸氧钒铵前驱体;借助溶胶凝胶镀膜技术与500℃、Ar气气氛低温烧结制备了W掺杂VO2涂层.研究发现,涂层中W6+引入及V3+产生有效降低了VO2单斜相向四方相转变所需的热能势垒,同时也使得四方相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存在.因此,随W掺杂量由0 at.%逐渐...  相似文献   
994.
洪月  李强 《科学通报》2021,66(14):1689-1702
界面水在自然界和工业发展中无处不在,其结构以及动态性质在众多的界面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固体界面上水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行为对理解水-固界面上诸多奇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十分关键.二维材料限域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界面水研究对象,即利用超薄的二维材料作为覆盖层,以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  相似文献   
995.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后得到中间体2-苯基-1,2,3-三氮唑-4-甲醛(Ⅰ),然后用化合物Ⅰ与盐酸氨基脲缩合,氧化关环得到2-氨基-5-(2-苯基-1,2,3-三氮唑)-1,3,4-噁二唑(Ⅱ),再用化合物Ⅱ与不同的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新的目标化合物(Ⅲ).其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Fe^3+、Ag单掺杂以及Fe^3+Ag共掺杂的TiO2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研究分析了样品晶体的结构变化和形貌。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掺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无论是单掺杂还是共掺杂,掺杂后效果明显提高,性能均优于纯TiO2,特别是共掺杂效果更为明显。根据最后试验共掺杂的最佳比例Fe^3+0.1%、Ag0.7%,确定了共掺杂降解环境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用化学方法合成了CoFe2O4纳米管.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管由无择优取向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的多晶CoFe2O4构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管管径约300 nm,管壁厚度约100 nm,由约30 nm的CoFe2O4颗粒组成.进一步的磁性测量表明,纳米管阵列无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矫顽力约1 kOe,磁滞回线的方形度约0.37.  相似文献   
99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La4/3(Sr1-xAx)5/3Mn2O7 (A是Ca或者Ba,x=0,0.1,0.2)系列多晶样品,并对其结构及电、磁输运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a和Ba的掺入虽然导致绝缘体-金属(I-M)转变温度(TI-M)降低,但可以明显提高低温区的磁电阻效应.对于x=0.2的Ca或Ba掺杂的样品,在60 K以下,磁电阻值接近100 %,且为一恒定值.对于这一实验结果可以作如下解释:Ca或Ba掺杂引起了MnO6八面体的畸变,导致eg电子占据dx2-y2轨道和d3z2-r2轨道的状态偏离了x=0时的优化组合状态,铁磁性被削弱.  相似文献   
999.
为了保证电力数据的机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数据安全接入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SM2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和SM4分组密码算法的混合密码系统。异构边缘设备采集的数据被加密、签名,在经身份认证后由聚合节点转发到控制中心。每个边缘设备需约1.5 ms的计算开销,用来定期收集终端的电力数据并汇报给聚合节点,并执行1次SM4对称加密操作和1次SM2数字签名操作。该文方法生成公私钥仅需约3 ms。在相同安全级别下,在生成公私钥的计算开销方面,SM2的计算开销远小于RSA。通过安全性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文方法可以防御多种面向电力数据的网络攻击,具备较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C肽(C-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已经确诊的老年T2DM患者231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n=36)和阴性组(n=195),分别检测两组的H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