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2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5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26篇
教育与普及   8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5篇
现状及发展   170篇
综合类   979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分散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纳米羟基磷灰石团聚的问题,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乙醇、铈盐和聚乙二醇作为表面分散荆,研究其分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乙醇具有脱水作用,减少毛细管收缩作用,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且不改变HA六方晶体形貌;铈盐的加入,使六方晶体结构进一步分化,粒子尺寸变小,有细化纳米HA晶粒的作用及分散作用,同时,在分散过程中,参与反应,形成Ce5(PO4)3(OH);聚乙二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影响不大,但在表面形成簿膜,隔阻纳米粒子间的接触,具有减少硬团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在普通光纤光孤子传输的行为基础上,提出纳米光纤概念,讨论利用纳米光纤的强三阶光学非线性建立的全新光孤子光通信系统 分析纳米光纤量子点的制备和纳米光纤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3.
以La(NO3)3·6H2O、(NH4)2Fe(SO4)2和Fe2O3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利用固-液界面法制备稀土铁酸盐超细粉末———铁酸镧.对产物进行部分物理测试,分别测定其全铁、亚铁离子含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其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产物为均匀的圆球状纳米微粒,平均粒径76.0nm,反应中没有经过中间化合物,而是在固液界面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74.
实验用氨水作沉淀剂,与氯氧化锆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液相沉淀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锆.实验优化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锆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氨水和氯氧化锆的摩尔比为2:1;分散剂浓度为2g/L;焙烧温度为750℃;氨水浓度0.2mol/L;氯氧化锆浓度0.1mol/L,在此条件下可获得较为分散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锆.  相似文献   
75.
《天津科技》2005,32(1):63-63
纳米电子(nanoelectronics)在现今科技不断追求体积缩小且运算快的设备之际,被许多专家视为突破下一代科技的主要关键技术,纳米电子是一项在现有完整架构的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产业下的全新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76.
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高、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晶格畸变和Mn3+歧化分解导致过渡金属锰的溶解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Mg2+掺杂量对LiMn2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Mg((x))Mn((2-x))O4(x=0,0.01,0.03,0.05)样品,并对其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呈截断八面体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x=0.03时,LiMg0.03Mn1.97O4样品在0.2 C下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最高的首次库伦效率(98.44%),循环稳定性最佳;在0.5 C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119.3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92.62%。  相似文献   
77.
文章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方法,聚合得到以疏水性共聚物链段作为内核,亲水性共聚物链段作为支链的两亲性聚合物纳米颗粒,与氯化钆(Ⅲ)六水合物进行螯合反应后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支化结构聚合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纳米造影剂P(DO3A-Gd3+)。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P(DO3A-Gd3+)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外MRI测试结果表明:P(DO3A-Gd3+)的弛豫率为5.30 (mmol/L)-1·s-1,高于临床造影剂Magnevist(2.94 (mmol/L)-1·s-1); P(DO3A-Gd3+)具有显著的MRI造影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DO3A-Gd3+)是一种优异的MRI造影剂,具...  相似文献   
78.
红背桂树叶提取物绿色合成铁纳米颗粒(Fe NPs)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Fe NPs存在团聚、易氧化等不稳定因素,在去除污染物时抑制了反应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一步法制备了高岭土负载Fe NPs (K-Fe NPs),并系统地检测了其对孔雀石绿和Pb2+混合污染物的去除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 NPs、高岭土和K-Fe NPs进行表征和分析。3种材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K-Fe NPs对单独的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效率(99.10%和93.41%)优于Fe NPs(93.67%和85.33%)和高岭土(32.54%和12.50%)。此外,K-Fe NPs经过4次重复循环对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率仍分别为74.02%和55.48%。结果表明,K-Fe NPs在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修复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由于四氧化三锰基氧化物负极材料体积变化大、导电性差,且其循环寿命短,倍率性能差,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一种智能且简单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四氧化三锰与氮掺杂蜂窝碳复合材料。四氧化三锰纳米多面体生长在氮掺杂蜂窝碳上,这明显减轻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且也改善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更重要的是,四氧化三锰与氮掺杂蜂窝碳复合材料中的Mn–O–C键有利于电化学可逆性。四氧化三锰与氮掺杂蜂窝碳复合材料的这些特征是其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原因。当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在1 A·g?1下进行350次循环后,四氧化三锰与氮掺杂蜂窝碳负极表现出598 mAh·g?1的高可逆容量。即使在2 A·g?1下,四氧化三锰与氮掺杂蜂窝碳负极仍能提供472 mAh·g?1的高容量。这项工作为合成和开发锰基氧化物储能材料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掺杂不同量的ZrO2对Laβ-Al2O3固体电解质的电导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导致电导率下降,抗热震性能提高,为此,以加入质量分散10%ZrO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